[发明专利]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1064.1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梅;王伟番;马冬冬;赵东源;马小峰;张卫国;白建枝;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和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2 | 分类号: | H01R39/02;H01R39/08;H01R39/14;H01R4/64;H01R4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地装置 复合 金属 摩擦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双结晶器连铸法将铜液和铝液进行冶金结合,形成复合胚料;
步骤二,对复合坯料进行热处理,包括高温热处理和低温热处理两个阶段;
步骤三,对复合坯料进行下料,并通过机械加工形成所述的复合金属摩擦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具体方法为:用沿拉胚方向设置的上下两个同轴的结晶器,先将调配好的铜液在上部结晶器中凝固形成盘芯胚料,盘芯胚料进入到下部保温坩埚中的铝液中,然后在下部结晶器中铝液凝固形成包裹层胚料,然后包裹层胚料与盘芯胚料冶金结合形成了复合胚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液的化学成分按质量分数为Sn 8~11%,Zn 1~3%,Pb 0.5~2%,Ni 0.05-0.2%,P0.01~0.04%,Ti 0.2~0.5%,其余为铜,总杂质含量小于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复合金属坯料热处理工艺包括高温热处理和低温热处理,先进行的高温热处理工艺为450~500℃/2~8h,出炉风冷,而后进行的低温热处理工艺为25~200℃/4~100h,出炉空冷。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复合坯料下料长度为33mm。
6.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其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制得,其特征在于,由摩擦盘芯和包覆层组成,其中摩擦盘芯为耐磨铜合金,所述的包覆层为现有技术中的轻金属铝合金,其中复合金属摩擦盘正面中心的摩擦盘芯为凸起结构,其顶端形成的圆形的盘芯摩擦面,而与包覆层结合处的摩擦盘芯具有呈花瓣状的盘芯凸缘,而复合金属摩擦盘正面的包覆层从外围向内依次设置包覆层外边缘、包覆层凹槽、包覆层内边缘以及包覆层过渡面,并其在包覆层过渡面设置安装孔;也使得复合金属摩擦盘背面中心的摩擦盘向内凹陷,形成减重孔,并在复合金属摩擦盘背面的包覆层对应着所述包覆层凹槽的位置,设置一圈突出的包覆层背面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芯凸缘三个连成一组,共有四组均匀围绕摩擦盘芯外侧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贯通包覆层过渡面设置成环形矩阵,并且安装孔开设四个,对应着盘芯凸缘组之间的空隙进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外边缘和包覆层内边缘为直立凸起的圆环结构,并且两者之间的包覆层凹槽为下陷的环形槽体,进而使得包覆层外边缘、包覆层凹槽、包覆层内边缘共同形成了正面迷宫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地装置复合金属摩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为圆柱形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和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和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10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