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口类IP系统应用验证平台和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0384.5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8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张洪柳;郭勇;于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08 | 分类号: | G06F30/3308;G06F30/34;G06F115/08;G06F1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ip 系统 应用 验证 平台 方法 | ||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接口类IP系统应用验证平台和验证方法,包括第一验证IP模块发送验证指令,接收第二验证IP模块的响应数据,将寄存器和中断信息反馈给第一虚拟CPU验证;第二验证IP模块通过总线接收验证指令,执行验证指令输出响应数据,反馈寄存器和中断信息至第二虚拟CPU;第一虚拟CPU通过配置通道控制第一验证IP模块发送验证指令,读取第一验证IP模块的寄存器、中断信息和状态通道验证第一验证IP模块的行为和第二验证IP模块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第二虚拟CPU通过第二验证IP模块的寄存器和中断信息验证第一验证IP模块和第二验证IP模块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模拟两个独立的芯片系统互联,主从接口互发激励,互为仿真模型,互相配合验证,提高验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IP验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口类IP系统应用验证平台和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接口类IP是SOC和ASIC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数据传输、通信的重要模块。其设计质量关系着整个芯片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然而接口类IP由于涉及的协议复杂度高,时序要求高等问题,存在验证效率低,效果差,不够灵活方便等问题。
现有的接口类IP主要包含控制器接口IP(主接口IP)和设备IP(从接口IP)。该类IP一般包含协议总线接口、寄存器配置通道和数据通道。传统的验证方式一般集成寄存器配置接口、数据接口和仿真模型,如需要进行系统应用验证,则需要进一步集成CPU、系统总线等多种模块,组成完整的Soc最小系统,这样方式能实现验证的目的,但是还是存在系统应用验证不够灵活,仿真模型编写维护难度大,使用不灵活,不能主从相互配合验证,驱动移植性差等问题。
综上,在传统接口类IP系统应用验证中,存在以下问题:
(1)进行系统应用验证需要集成IO接口、CPU、系统总线等多种模块,组成完整的芯片系统,系统复杂,影响验证效率和仿真速度。(2)接口协议复杂,仿真模型编程难度大,需要购买仿真模型或者花费大量时间编程调试仿真模型。(3)仿真模型灵活度低,不能灵活编程和构造各种异常场景。(4)控制器接口IP和设备接口IP单独验证,工作量大,不能互相验证。(5)驱动代码移植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接口类IP系统应用验证平台和验证方法,通过集成控制器IP和设备IP,互为对方的仿真模型,模拟两个轻量型的独立系统。通过虚拟CPU直接读取控制器IP的输出状态和设备IP的输出状态,进行操作效果的验证;虚拟CPU通过强制注入错误通道直接给总线注入错误和异常情况,进行异常场景校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接口类IP系统应用验证平台,包括:虚拟主系统和虚拟从系统;所述虚拟主系统包括第一验证IP模块和第一虚拟CPU;所述虚拟从系统包括第二验证IP模块和第二虚拟CPU;
所述第一验证IP模块用于发送验证指令和数据,接收第二验证IP模块的响应数据,并将寄存器和中断信息反馈给第一虚拟CPU进行验证;
所述第二验证IP模块用于通过总线接收验证指令和数据,执行验证指令并输出响应数据至第一验证IP模块,反馈寄存器和中断信息至第二虚拟CPU;
所述第一虚拟CPU用于集成主控制器驱动代码,通过配置通道控制第一验证IP模块发送验证指令,读取第一验证IP模块的寄存器、中断信息和状态通道验证第一验证IP模块的行为和第二验证IP模块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第二虚拟CPU用于通过第二验证IP模块的寄存器和中断信息验证第一验证IP模块和第二验证IP模块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方寸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