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域恶臭污染的检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9460.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剑秋;王其刚;朱玉;江华亮;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恶臭 污染 检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恶臭污染的检测控制系统,根据当前恶臭污染环境管理的难点和痛点,构建了一套数据采集、源项数据库和环境数据库建立、恶臭影响定量评估、成果应用的技术方法和系统,主要应用于恶臭敏感区的环境监管。减少测量误差和评估科学性,使检测与评价结果更切合实际,减少居民投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及评价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区域恶臭污染的检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异味扰民问题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据统计,2017年我国环境投诉受理案件中17.5%属于异味污染问题。目前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大风量、低浓度排放恶臭污染物情况,虽然厂界和排气筒均达标,但厂界外却仍然容易出现大范围恶臭投诉现象,这种“达标性”污染现象对于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往往无法进行责任认定,导致污染防治方案无效,信访事件久久难以解决。
恶臭污染评价对象是恶臭气体,评价方法分为嗅辨法和仪器分析法。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恶臭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包括1种定性的无量纲臭气浓度和8种定量的单一成分浓度,即三甲胺(C3H9N)、苯乙烯(C8H8)、硫化氢(H2S)、甲硫醇(CH4S)、甲硫醚(C2H6S)、二甲二硫(C2H6S2)、氨(NH3)、二硫化碳(CS2)。此外,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特别推荐了二氧化硫(SO2)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organiccompound,TVOC)浓度这2种定量控制指标。现阶段,恶臭污染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上述1种定性指标和10种定量指标构成。GB14554规定,测定臭气浓度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C3H9N、C8H8、H2S、CH4S、C2H6S、C2H6S2浓度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H3和CS2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GB/T18883规定,测定TVOC浓度采用气相色谱法;GB/T15262-94规定,测定SO2采用分光光度法。
“臭气浓度”是指现场采集的臭气样品在实验室用无臭清洁空气连续稀释至嗅辨员嗅觉阈值的稀释倍数,欧盟标准EN17325-2003用OU(odor unit)值度量。目前,臭气浓度的标准鉴别方法主要靠嗅辨员的鼻子,我国、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均是如此。实施已25年的国标GB/T14675-93《环境空气-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规范了嗅辨员选拔、恶臭气体样品采集和样品人工稀释与嗅辨测定等三个环节。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用动态嗅觉仪稀释臭气样品。
GB/T14675和HJ905规定,恶臭气体样品先由工作人员在现场用采样瓶或无臭气袋(例如10L)采集,然后运回到嗅辨室,再用注射器按一定比例抽吸移至无臭气袋(例如3L)并用无臭清洁空气稀释,最后由嗅辨小组成员嗅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核心之一是:臭气样品稀释一次后,一个嗅辨员需嗅闻3只3L气袋,其中1只为稀释后的有臭气袋,另2只为无臭气袋,并能从中鉴别出有臭气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9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