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8924.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1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吕腾;刘友;刘柳;李清洲;胡常青;唐军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时代(青岛)海洋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自主 融合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不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每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所有目标的预测位置、伴随点和强度;根据确定的每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所有目标的预测位置、伴随点和强度,构建环境栅格地图;根据构建出的环境栅格地图,选用Field D*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本发明解决了对复杂水域静态和动态目标地图的构建,具有兼容不同传感器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艇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智能领域迅速发展,无人艇的价值逐步被军方和民用市场所看重。目前,无人艇自主驾驶技术已经突破特定场景下的自主作业能力,但在复杂和多变环境中作业问题的成熟解决方案中,仍在积极的探索之中。其中重要的难点在无人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
多传感器组合使用,提高探测精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探测技术中,但针对多目标复杂地形的探测的构建,仍是存在技术瓶颈。目前,主要的融合算法,采用航海雷达与电子海图融合,或毫米波雷达与可见光视觉融合等少数设备间的融合,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目标的精确测量上,而忽视了实际避障中周围环境的复杂性,导致难以精确测量所有目标,和多设备信息数据融合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和系统,解决了对复杂水域静态和动态目标地图的构建,具有兼容不同传感器的灵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不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将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记作:其中,K表示传感器的数量,N(k)表示第k个传感器检测到目标的数量,表示第k个传感器探测到的第i个目标;
确定每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所有目标的预测位置、伴随点和强度;
根据确定的每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所有目标的预测位置、伴随点和强度,构建环境栅格地图;
根据构建出的环境栅格地图,选用Field D*算法进行路径规划。
在上述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中,目标的预测位置通过如下公式解算得到:
其中,表示第k个传感器探测到的第i个目标距无人艇的距离,tmax表示融合算法的最大预测时间,ct表示预测时间衰减因子,和分别表示目标在东北天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的坐标位置,和分别表示目标在东北天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上的速度分量,表示目标的测量精度,x轴指向东方向,y轴指向北方向。
在上述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中,目标的强度通过如下公式解算得到:
其中,fmax表示探测强度的最大值,cf表示强度衰减因子。
在上述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中,目标的伴随点通过如下公式解算得到:
其中,cv为预测常数表示,和分别表示伴随点在东北天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的坐标位置。
在上述无人艇用自主避障融合方法中,根据确定的每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所有目标的预测位置、伴随点和强度,构建环境栅格地图,包括:
创建空白栅格地图;其中,空白栅格地图的行数为h像素,列数为w像素,每个像素宽对应于实际距离为a米,最大高强度为fmax,每个像素的初始值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时代(青岛)海洋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时代(青岛)海洋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8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喷涂吊架工装
- 下一篇:喷涂装置及喷刮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