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陶瓷外表皮植皮泥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植皮泥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2750.2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0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孔秋民;陈明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柯瑞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4 | 分类号: | C04B28/24;C04B41/8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鹏翔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陶瓷 外表 植皮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蜂窝陶瓷外表皮植皮泥料的制备方法,先在常压下将堇青石细粉、陶瓷纤维粉、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混合粉料,然后在混合粉料中加入硅溶胶、乳液进行混合,并在混合的同时进行抽真空,得到植皮泥料。本发明通过在制备植皮泥料的过程中进行抽真空,使得到的植皮泥料致密性、均匀性提高,贴敷后,浆料不易渗透,不易出现空鼓,使外表皮不易局部脱落,在抗热冲击性能方面为700℃及以上急冷三次无裂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陶瓷外表皮植皮泥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植皮泥料。
背景技术
目前大直径(φ>190mm)蜂窝陶瓷载体的生产,由于挤出时圆整度控制不好,且烧成后载体的变形度较大,而不能实现一次成型。现有生产方式:对成型的毛坯体先入窑烧成,再对烧成后坯体去除外表皮,然后用植皮泥料贴敷在外圆壁上,阴干后即为成品。植皮泥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尤其对用于生产大直径、薄壁蜂窝陶瓷载体的植皮泥料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去除外表皮载体的外壁网格厚度较薄,达0.10mm左右,网格强度较差,现有植皮泥料在制备过程中由于致密性较差,均匀性不好,贴敷于载体后紧密性不够,牢固度较差,催化剂涂覆后在外表面浆料易渗透,易出现空鼓,从而导致外表皮局部脱落,造成不良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泥料致密性低、均匀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陶瓷外表皮植皮泥料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植皮泥料,通过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抽真空方法得到致密性、均匀性提高的植皮泥料。
本发明所述蜂窝陶瓷外表皮植皮泥料的制备方法,先在常压下将堇青石细粉、陶瓷纤维粉、甲基纤维素混合,制备成混合粉料,然后在混合粉料中加入硅溶胶、乳液进行混合,并在混合的同时进行抽真空,得到植皮泥料。
优选地,各成分的质量份为堇青石细粉80-95份、陶瓷纤维粉4-7份、甲基纤维素1-4份、硅溶胶30-40份、固含量30%(质量百分比)的乳液10-20份。
优选地,抽成真空的真空度为-0.08MPa~-0.09MPa。
优选地,保持真空的时间为6-10分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植皮泥料,其使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制备植皮泥料的过程中进行抽真空,使得到的植皮泥料致密性、均匀性提高,贴敷后,浆料不易渗透,不易出现空鼓,使外表皮不易局部脱落,在抗热冲击性能方面为700℃及以上急冷三次无裂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先在常压下将堇青石细粉92份、陶瓷纤维粉5份、甲基纤维素3份混合,制备成混合粉料,然后在混合粉料中加入硅溶胶35份、固含量30%的乳液15份进行混合,并在混合的同时进行抽真空,抽真空时的真空度设定为-0.08MPa~-0.09MPa,并将该真空度维持6分钟,而得到均匀、致密的植皮泥料1。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真空度维持时间变更为8分钟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均匀、致密的植皮泥料2。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除了将真空度维持时间变更为10分钟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而得到均匀、致密的植皮泥料3。
对比例
采用常规方法(不抽真空)制备得到植皮泥料4。
性能测定
将上述植皮泥料1、植皮泥料2、植皮泥料3、植皮泥料4分别紧密贴敷在蜂窝陶瓷载体的外圆壁上,得到外表皮1、外表皮2、外表皮3、外表皮4,并进行如下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柯瑞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柯瑞特种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27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