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塑料藤条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2016.6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12;C08L75/04;C08L11/00;C08K3/06;D01F6/32;C08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朝***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塑料 藤条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塑料藤条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塑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出氯丁橡胶纤维作为增强体,用聚氨酯改性三元乙丙橡胶后和聚丙烯共混硫化,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备出一种力学性能好的塑料藤条材料;在共混硫化胶中,以未交联三元乙丙橡胶和聚丙烯为连续相,以交联的三元乙丙胶和聚丙烯为分散相,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交联的同时,由于受螺杆的强力剪切作用,又有部分交联键被切断,从而使得挤出物表面光滑且连续;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出氯丁橡胶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拉伸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塑料藤条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塑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藤编是一种传统实用的工艺品,以藤类植物茎秆的表皮或芯为原料编织工艺品和实用品,通常经过打藤、捡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削藤、漂白、染色、编织、上漆等工序,藤编主要以藤枝、藤芯为骨架,然后用藤皮或幼嫩的藤芯编织而成,充分发挥藤条柔软、不易折断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对不同艺术品的追求,藤编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喜爱。
天然藤条具有一定力学性能,且其色泽古朴自然,是编造家具、篮、箱、框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但天然藤条由于受潮后易导致强度降低,且易发霉、腐烂,因此由其加工的制品不适合在户外使用。另外天然藤条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生态破坏问题,且编织前的处理工艺复杂,因此大大限制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加工容易,且具有较高力学性能、质轻等优点,在日常用品中得到广泛使用,特别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高分子材料。通过简单的生产工艺可高效率地制备出外观与天然藤条相似,力学性能优异的仿藤条,可代替天然藤条使用。因此,将高分子材料制成仿藤条材料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广受人们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藤编编织材料主要有:1)天然藤条,也叫“藤蔑”,是由身条长的藤本植物加工而成,部分用竹子加工而成,其优点是质地坚韧;2)塑料仿藤条,主要是聚乙烯(PE)塑料藤条,往往是由废旧PE料在仿藤机上挤出加工而成。无论是天然藤条还是塑料仿藤条,都有圆藤和扁藤之分,以满足不同编织需求。
专利申请号201410770718.9公开了一种力学性能优异、密度低、外观、性能与天然藤条相似的塑料发泡仿藤条及其制备方法。此发明采用挤出物理发泡的方法制备一种仿藤条发泡制品,通过在聚丙烯中添加聚乙烯可以改善样条的柔软性和发泡性能;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发泡剂,起到发泡和成核的双重作用,改善泡孔质量;同时添加适量磨砂剂和消光剂可以控制样条的表面质量,使发泡藤条具有磨砂和发乌的效果。
专利申请号201710102990.3公开了一种含生物质的仿藤条及其制备方法,仿藤条由下列按重量份配比的成分组成:生物质1~45重量份、热塑性塑料45~85重量份、矿石粉5~35重量份、助剂4~15重量份组成。该仿藤条由生物质材料加PE塑料及助剂通过仿藤机挤塑成型,用于多种家具、玩具、收纳筐及工艺品的编织。
专利申请号201610775506.9公开了一种仿藤编织藤条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设置有至少一台与挤出模具对接的塑料挤出机;塑料挤出机的推料螺杆采用伺服电机或是变频电机驱动;挤出模具后方设置有冷却槽;冷却槽后方设置有调节器,调节器的滚轮夹持在藤条表面,调节器由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驱动其转动,调节器后方连接有收料器,从调节器引出的藤条缠绕在收料器上。
专利申请号201520612621.5公开了一种塑料螺旋仿真藤条,包括基条及设于其上的若干弧拱型突起部,基条通过旋拧形成藤条本体,突起部在藤条表面呈螺旋线状分布。所述的突起部呈登高等宽状分布。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塑料仿藤条的最大缺点是质感差,其编织产品远远达不到天然藤条亲近自然的特点,难以在室内作为高端家具和工艺品使用。同时,部分仿藤条材料的力学性能不理想,同时填料对藤条的耐弯折性能有较大影响,在编织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应力开裂和发白现象,影响其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2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