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质油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1890.8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袁胜华;张成;关月明;王志武;王永林;王欣;蒋淑娇;韩易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5/04 | 分类号: | C10G65/04;B01J23/94;B01J38/02;B01J38/08;B01J38/62;B01J38/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质油 加氢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质油加氢处理方法,其反应装置由后向前依次设置有脱残炭转化反应器和至少一个脱硫反应器,该脱残炭转化反应器和脱硫反应器分别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装填有再生剂,所述再生剂为脱残炭转化催化剂失活后经再生所得。本发明的再生剂为失活催化剂先经过烧炭除硫预处理,之后用含有机膦酸的酸性溶液不饱和浸渍或饱和浸渍;再用碱性溶液浸渍,在含氨气氛下热处理,再经干燥和焙烧而获得。本发明利用再生催化剂部分替代或全部替代新鲜催化剂,节省了重质油加氢处理过程的成本,并提高了加氢处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质油加氢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渣油加氢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重质油,特别是渣油中含有大量的硫、氮、金属等杂质,以及稠环芳烃、胶质、沥青质等非理想组分。重质油加氢处理,特别是渣油加氢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加氢处理脱除其中的杂质,提升油品质量为下一步的油品处理提供保障。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重油深度加工技术,在装填有特定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高温高压的临氢条件下,对常压或减压渣油进行脱硫、脱氮、脱金属等,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轻质产品,是渣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以其液体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尽管具有诸多优点,但在生产过程中,却容易出现反应器压力降增大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重质油品通常黏度较大、金属杂质或沥青质较高,在加氢过程中,金属和焦炭会逐渐沉积在催化剂上,容易使催化剂快速失活,床层堵塞,压力升高,当反应器中的压降达到或接近理论压降上限时,反应器中极易出现热点,此时装置只能被迫停工,重新更换新的催化剂。而失活催化剂则直接废弃或者可用于回收金属。
CN1258754A公开了一种从Co-Mo系废催化剂中回收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将废催化剂焙烧、粉碎、氨溶、过滤,用锌置换络合物中的钴,之后加硝酸回收MoO3,滤渣用硫酸溶解并用硫酸铵分离出铵明矾以除掉大部分铝。CN1752021A公开了一种利用含钒废催化剂生产五氧化二钒的方法。该方法在脱除催化剂中沉积油后将其粉碎,通过氧化并加碱处理回收钒酸钠和钼酸钠。在浸出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铵使钒酸钠生成偏钒酸铵,在800~850℃下分解生成熔融的五氧化二钒。废催化剂回收金属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回收利用资源,但现有的废催化剂金属回收技术普遍存在金属回收率较低的问题,剩余的金属与废渣一起排放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浪费并污染环境。
因此,如何除去失活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中沉积的杂质而恢复催化剂孔结构和活性,使其能继续作为催化剂使用,并且如何高效利用再生剂,仍是重质油加氢处理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质油加氢处理方法,以将废催化剂合理再利用,提升反应的经济效益。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高重油加氢处理过程中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以进一步提升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耐受力,延长装置运转周期。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质油加氢处理方法,其中反应装置由后向前依次设置有脱残炭转化反应器和至少一个脱硫反应器,该脱残炭转化反应器和至少一个脱硫反应器分别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体积占整体体积的1/2~1/3,其中装填有再生剂。所述再生剂为脱残炭转化催化剂失活后经再生所得。
进一步,在上述脱硫反应器之前还包括保护反应器和脱金属反应器。保护反应器和脱金属反应器中按照正常催化剂级配装填催化剂。
优选催化剂的组合方式为:保护反应器装填适合脱铁、脱钙和沥青质转化催化剂,脱金属反应器装填增强型的加氢脱金属催化剂,脱硫反应器中上部装填脱硫过渡剂和/或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中下部装填再生剂,脱残炭转化反应器中上部装填新鲜加氢脱残炭转化催化剂,中下部装填再生剂。
所述再生剂采用密相装填的方式,再生剂催化剂床层空隙率不小于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18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质油加氢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装牢固的家用汽车静电消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