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双层氧化膜的金属熔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6953.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杜应流;张年玉;李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C21C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唐利 |
地址: | 23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双层 氧化 金属 熔炼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双层氧化膜的金属熔炼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金属锭装入熔炼炉中后开始供电,初始供电约为额定功率的55‑65%,随着熔炼炉内的炉料的升温和熔化,逐渐加大功率;2)炉料熔化68‑75%时,取样化验,加除渣剂覆盖金属液;3)待金属液符合内控要求后,将金属液的温度升高,然后断电静置,让金属液缓慢冷却,此时气体在金属液溶解度降低,让超过饱和溶解度的气体、杂质物以及双层氧化膜一起充分上浮;4)待金属液温度下降后,再对其使用除渣剂进行彻底除渣;5)快速升温至出钢温度,钢包吊至炉前,准备出钢。本发明有利于提高金属液纯净度,减少铸件的渣孔、气孔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除双层氧化膜的金属熔炼方法。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条件下,为减少铸件渣孔、气孔及夹质铸件,通常使用脱氧剂和除渣剂,对钢水进行脱气、除渣,这是最基础,也是通用的感应电炉熔炼的精炼方法。但是此方法脱气、除渣能力有限,不足以生产高质量高要求的精密铸件。因而,越来越无法满足铸造工业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双层氧化膜的金属熔炼方法,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双层氧化膜的金属熔炼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金属锭装入熔炼炉中后开始供电,初始供电约为额定功率的55-65%,随着熔炼炉内的炉料的升温和熔化,逐渐加大功率;
2)炉料熔化68-75%时,取样化验,加除渣剂覆盖金属液,化验分析结果如不能达到要求,需进行成分微调,待合金和炉料熔清后,取样化验,同时,除渣干净并加入新除渣剂覆盖;
3)待金属液符合内控要求后,将金属液的温度升高,然后断电静置,让金属液缓慢冷却,此时气体在金属液溶解度降低,让超过饱和溶解度的气体、杂质物以及双层氧化膜一起充分上浮;
4)待金属液温度下降后,再对其使用除渣剂进行彻底除渣;
5)快速升温至出钢温度,钢包吊至炉前,准备出钢。
优选地,在步骤3)中,熔炼炉炉口放置保温材料。
优选地,在步骤1)中,初始供电为额定功率的60%。
优选地,在步骤2)中,炉料熔化70%时,取样化验。
优选地,在步骤4)中,待金属液温度下降150℃后,再对其使用除渣剂进行彻底除渣。
优选地,在步骤3)中,将金属液的温度升高至超过浇注所需温度100℃,然后断电静置,让金属液缓慢冷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若金属炉料中残留的有大量双层氧化膜,熔化过程中电磁搅拌又会产生大量新的双层氧化膜,则会对对金属液的纯净度影响很大,进而影响产品的性能,通过使用本发明中的金属熔炼方法可去除双层氧化膜,提高金属液纯净度,减少或消除铸件的渣孔、气孔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消除双层氧化膜的金属熔炼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金属锭装入熔炼炉中后开始供电,初始供电约为额定功率的55-65%,随着熔炼炉内的炉料的升温和熔化,逐渐加大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应流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6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