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主动隔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3426.4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国;郝荣彪;冯靖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隔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半主动隔振系统,包括上层承载板、弹簧导轨、基础板、橡胶隔振器、中间承载板及磁流变阻尼器,其中中间承载板位于上层承载板与基础板之间,所述橡胶隔振器安装于中间承载板与基础板之间;所述上层承载板通过磁流变阻尼器及弹簧导轨安装在中间承载板上,该弹簧导轨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并联安装,所述上层承载板上安装需要隔振的设备。本发明可以适应复杂环境下的复杂多频振动,结构简单,隔振频带宽,承载能力强,控制精确,适用更加复杂的振动隔离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半主动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噪声监测技术的发展,通过隔振的方式提高舰艇船舶(尤其是潜艇)的隐身性显得日益重要。国内外研发了很多用于舰艇船舶的隔振系统,但均不能较好地解决宽频振动;这制约了舰艇船舶隐身性的发展,大大限制了由近海防御向远海探索的步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隔振系统无法降低宽频振动而制约舰艇船舶隐身性发展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主动隔振系统。该半主动隔振系统具有隔振宽频带、振幅大的特点,相比于现有的被动隔振系统,该半主动隔振系统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振动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上层承载板、弹簧导轨、基础板、橡胶隔振器、中间承载板及磁流变阻尼器,其中中间承载板位于上层承载板与基础板之间,所述橡胶隔振器安装于中间承载板与基础板之间;所述上层承载板通过磁流变阻尼器及弹簧导轨安装在中间承载板上,该弹簧导轨与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并联安装,所述上层承载板上安装需要隔振的设备。
其中:所述上层承载板上安装有用于检测需要隔振设备振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与磁流变阻尼器连接,该控制系统通过改变所述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而适应多频振动。
所述弹簧导轨包括导向轴、弹簧及直线轴承,该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上层承载板相连,所述直线轴承安装于中间承载板上,该导向轴的另一端与直线轴承滑动连接、构成直线副;所述弹簧套设于导向轴及直线轴承上,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层承载板和中间承载板抵接。
所述上层承载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的下表面及所述直线轴承上分别固接有垫圈,两个垫圈相互平行,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垫圈上。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盘及紧定螺栓,该定位盘固接于所述上层承载板的下表面,所述导向轴的一端插入定位盘内,并通过紧定螺栓与所述定位盘固定。
所述中间承载板上对应导向轴的位置开有供导向轴穿过的通孔。
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包括流变缸及流变杆,该流变缸的一端及流变杆的一端分别设有连接环,所述流变杆的一端位于流变缸内部,并与该流变缸滑动连接;所述流变缸内充有磁流变液体。
所述上层承载板的下表面及中间承载板的上表面均安装有吊耳,所述流变杆一端的连接环与上层承载板上的吊耳通过销轴铰接,所述流变缸一端的连接环与中间承载板上的吊耳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磁流变阻尼器与控制系统连接,该控制系统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来调节所述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进而适应不同频率的激振源。
所述中间承载板的下表面及基础板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橡胶隔振器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槽中;所述上层承载板上开有安装孔,用于安装需要隔振的设备;所述基础板上开有安装孔,用于固定整个半主动隔振系统。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简单,隔振频带宽,承载能力强,控制精确,适用更加复杂的振动隔离环境。
2.本发明采用并联连接的方式,大大提高系统整体刚度,提高系统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分布式的POE设备功率采集及智慧管理系统
- 下一篇:防渗漏上油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