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超硬6061铝合金棒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3005.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史俊强;糜丽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特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3;C22C1/06;C22F1/047;C21D9/00;B21C23/0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谷金颖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6061 铝合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超硬6061铝合金棒,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Si0.68~0.78;Fe0.45~0.5;Cu0.433~0.38;Mg0.88~0.98;Cr0.25~0.30;Ti0.06~0.13;单个杂质≤0.05,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Si、Mg元素以及Cu元素的配比来提高合金的机械强度,精炼细化材料晶粒组织,加入Fe、Cr元素优化挤出棒材的晶粒度,使得棒材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最终材料抗拉伸强度可达400Mpa以上,材料硬度可达HB11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超硬6061铝合金棒。
背景技术
6061铝合金是典型的中等强度Al-Mg-Si系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可焊接性,广泛应用于要求一定强度和抗腐蚀性的工业结构中,比如卡车、船舶和家具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铝合金。普通6061铝合金的硬度通常为HB90~110,其抗拉伸强度国家标准为265Mpa以上,实际生产的6061/T6材料的抗拉伸强度是310MPa~360MPa左右;为了扩大6061铝合金的应用范围,需要进一步提高6061铝合金棒的强度和硬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6061铝合金的硬度通常为HB90~110,其抗拉伸强度通常为260~300左右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超硬6061铝合金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超硬6061铝合金棒,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Si0.68~0.78;Fe0.45~0.5;Cu 0.433~0.38;Mg 0.88~0.98;Cr 0.25~0.30;Ti 0.06~0.13;单个杂质≤0.05,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
该铝合金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熔化铝锭、扒渣、配合金、精炼、静置、铸造、均质化、挤压和人工时效;
挤压时,将挤压模具加热至470~490℃,铸锭加热至530~540℃进入挤压筒挤压,棒材的挤出速度为8~20m/min,在挤压出口采用循环水槽对挤出棒材进行在线冷却,冷却水温控制<40℃;
进一步的,熔化时选用GB/T1196-2008标准中的Al99.70牌号的铝锭,投入炉内加温至720~760℃熔化。
进一步的,扒渣时在735±20℃时将打渣剂均匀的洒入炉内并充分搅拌10-15分钟,用耙子将铝液表面浮渣扒除;扒渣时打渣剂的加入量为每吨0.3Kg。
进一步的,配合金时熔体温度730~760℃时加入,其中,硅、铁、铜、铬采用合金形式加入,镁锭选用国家标准GB/T3499-2003,镁含量≥99.80%;加入合金后,加入钛硼细化剂,用量为0.35~0.45公斤/吨铝,加入后搅拌10~15分钟使熔体内各成分均匀混合。
进一步的,精炼时熔体温度720-740℃时采用氩气喷粉精炼,选用氩气含量99.7%以上的高纯氩气的,喷气流量为1.0~1.8m3/h,精炼时间为25分钟,喷粉精炼剂要求Na:0.5%,用量为1.5~2公斤/吨铝,精炼完后将液面浮渣扒除;精炼后熔体静置20-25分钟。
进一步的,铸造时熔体温度为720~760℃时浇铸成铸锭备用,浇铸过程中加入Al5Ti1B铝钛硼线对铸锭晶粒细化,加入速度为2m/min~3m/min,在浇铸流槽上在线精炼,精炼时通入高纯氩气,氩气含量99.7%以上,最后采用30PPi+50PPi两层陶瓷过滤板进行双级过滤净化熔体;最后通过热顶铸造方式铸造得到圆铸锭。
进一步的,其中均质化时,铸锭的加热温度为565~580℃,保温5小时后进入冷却室采用喷雾冷却,得到均质后的铸锭。
进一步的,人工时效时将固溶处理后的棒材在160~175℃下保温6~8小时,进行人工时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特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特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油泵性能综合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组装的无穷远对焦的镜头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