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微米活性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2715.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3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李佩悦;周新军;吴建新;张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1/30 | 分类号: | C09C1/30;C09C3/04;C09C3/12;C09C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活性 硅微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微米活性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石英砂投入立式搅拌机,磨矿介质为氧化锆球,石英砂和氧化锆球质量比1:8~15,研磨20~40min得‑75μm的石英砂颗粒;(2)加入砂磨机,加1%~10%的乙二醇,磨矿介质为氧化锆球,石英砂颗粒和氧化锆球质量比1:3~5,磨矿60~120min;(3)进行离心,下层烘至水分含量小于0.3%;(4)采用振动磨或粉体打散机分散30‑40min;(5)送入气流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设备,加0.1‑1.0%的改性剂,粉体经粉碎解聚和改性后,收集产品。本发明优点:利用砂磨机高效地将原料粉碎至亚微米级;采用气流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获得很好的解聚及改性效果,硅微粉D50在0.2~0.5μm,D100≤2μm,活化指数高于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非金属矿物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微米活性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微粉具有耐高温、耐酸碱、介电性能优越、热膨胀系数低、填充补强性能好等物理化学特征,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塑料、高级陶瓷等化工行业及半导体芯片、光导纤维、高压电器材料等行业。近年来,国内的二氧化硅产品逐步由粗放向精细化发展,尤其是微纳米技术的推广以及光学电子产品的发展,加速了二氧化硅微粉产品向超细方向的发展。
超细硅微粉的制备是一个机械力粉碎的过程,从微观上分析,机械力在导致物料颗粒的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的同时,也促进物料颗粒的聚结,从而增大表观粒度,减小比表面积。粉碎和聚合作用的强弱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粉体制备的效率。当硅微粉干法研磨至粒度5μm附近时,颗粒的聚合作用将严重降低研磨效率;硅微粉在液体中的分散作用强,湿法粉磨的效率高于干法粉磨,能够制备纳米级粉体,但湿法粉磨的缺点在于浆料干燥过程会发生严重的石英颗粒聚合,硅微粉的解聚成为一个工艺难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气流粉碎工艺制备超细粉体的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二氧化硅中硅氧共价键为牢固的立体网状结构,断裂较困难,颗粒硬度大,单一气流粉碎效率不高且能耗大,制备亚微米级硅微粉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难以稳定生产亚微米硅微粉的问题,提供一种亚微米活性硅微粉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亚微米活性硅微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粗磨:将石英砂投入立式搅拌机,磨矿介质为氧化锆球,控制物料石英砂和氧化锆球质量比为1:8~15,研磨20~40min后,得粒径小于75μm的石英砂颗粒;
(2)细磨:将步骤(1)所得石英砂颗粒加入砂磨机,加入石英砂颗粒重量1%~10%的乙二醇作为分散剂,磨矿介质为氧化锆球,石英砂颗粒和氧化锆球的质量比为1:3~5,磨矿时间在60~120min,得到粒度D50≤0.2μm,D100≤1μm的矿浆;
(3)脱水烘干:将步骤(2)所得的矿浆进行离心,脱去上层清水,下层沉淀物在100~130℃烘干至水分含量小于0.3%,得板结粉;
(4)分散:将步骤(3)所得的板结粉采用振动磨或粉体打散机分散30-40min,得粉体;
(5)气流粉碎改性:将步骤(4)所得的粉体送入气流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设备(CN101433876A中公开的设备),加入粉体重量0.1-1.0%的改性剂,在超音速气流作用下,物料颗粒在粉碎室内碰撞、摩擦,粉体得到粉碎解聚和改性,通过收尘器收集合格产品即得亚微米活性硅微粉。
进一步,所述立式搅拌机内部采用聚氨酯或氧化铝内衬,砂磨机内部采用聚氨酯内衬,振动磨或粉体打散机内部采用氧化铝内衬。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和乙醇的混合液,硅烷偶联剂与乙醇质量比为1: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2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提高浆料固含量的合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