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变速器以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9450.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军;张炳力;倪少勇;郑诗程;胡菲菲;杨永林;陈丙谭;何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巨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30 | 分类号: | F16H3/30;F16H61/04;F16H61/32;F16H63/32;F16H5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智能 自动变速器 以及 控制 方法 | ||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变速器,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控制部分以及机械传输变控部分,所述的电子控制部分包括CPU、CAN总线,第一电机驱动,第二电机驱动,电机电流检测,霍尔传感器输入模块,第一电机转速传感器,第二电机转速传感器,变速器输出轴转速传感器K1,K2;由于采用在智能自动变速器采用全电动控制及操作模式,变速采用斜齿轮电控操作变速或同步器电控操作变速,没有离合器;智能自动变速器由软件通过电动操作机构控制变速器齿轮的变速或变速器同步器的变速,软件控制主驱动电动机调速与输出轴转速配合完成变速操作;是一款智能的电子控制全自动变速器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降低电耗,提高效率,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智能自动变速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变速器 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 混合动力汽车),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形式结构,上述汽车的动力源 都是配置电动机;其整个动力配置结构由电动机,减速器,差速器至两个驱动车轮,驱动车 辆行驶;电驱动及动力传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现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的动力 传动系统是固定的减速比,没有变速器,虽然电动机可以无级变速,因为变速范围比较宽, 电动机要保证汽车行驶的高速性能,致使低速性能降低,不能充分发挥电动机的优势;如果 在电动机驱动系统增加一个两档或四挡自动变速器,可以降低电动机成本,降低电耗,提高 系统效率,提高新能源汽车低速及中速行驶时的加速特性,爬坡能力,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动 力性,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两档或四挡变速器,旨在解决新能源汽车 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电动机成本,降低电耗,提高 系统效率,提高新能源汽车低速及中速行驶时的加速特性,爬坡能力,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动 力性,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变速器包括:其特征 在于:包括电子控制部分以及机械传输变控部分,所述的电子控制部分包括CPU、CAN总线, 第一电机驱动,第二电机驱动,电机电流检测,霍尔传感器输入模块,第一电机转速传感器, 第二电机转速传感器,变速器输出轴转速传感器K1,K2;所述的CPU与CAN总线,第一电机 驱动、第二电机驱动、电机电流检测、霍尔传感器输入模块、第一电机转速传感器、第二电 机转速传感器、变速器输出轴转速传感器K1,K2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驱动还与电机电流检 测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二电机驱动以及连接MCU控制的第一继电器开关第二继电 器开关,
所述的机械传输变控部分包括:变速器操作机构、斜齿轮变速部件机构、同步器变速部 件机构;
所述的变速器操作机构:由轴承,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螺 母、第二螺母,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第一导向轴、第二导向轴,第一电机转速传感器、第二电机转速传感器,第一变速电机、第二变速电机、第一拨叉、第二拨叉,第一霍尔传感器、第二霍尔传感器;
所述的斜齿轮变速部件机构:由输入轴,轴承,输出轴,第一斜齿变速齿轮、第二斜齿 变速齿轮、第三斜齿变速齿轮、第四斜齿变速齿轮、输出轴转速传感器、第一滑槽、第二滑 槽、第五斜齿变速齿轮、第六斜齿变速齿轮、第七斜齿变速齿轮、第八斜齿变速齿轮;
所述的同步器变速部件机构:由同步器输入轴,同步器输出轴,第一同步器变速齿轮、 第二同步器变速齿轮、第三同步器变速齿轮、第四同步器变速齿轮、第五同步器变速齿轮、 第六同步器变速齿轮、第七同步器变速齿轮、第八同步器变速齿轮、第一同步器、第二同步 器、转速传感器;
所述的涡轮蜗杆操作机构:包括涡轮蜗杆操作机构的涡轮、蜗杆、电机、拨杆、拨槽、 滑块、拨叉、导向孔、磁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巨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巨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9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程机械的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辆验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