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及其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9054.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方景辉;刘达;赵董飞;洪晓燕;沙磊;卢奇;赵冬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2;H02J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能量 路由器 直流 系统 及其 保护 方法 | ||
1.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电站、第一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光伏站、储能站、进线开关K0、第一变压器、第一变压器开关K4、高压交流母线和第一低压交流母线,所述变电站与所述进线开关K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线开关K0的第二端与高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光伏站、第一多端口能量路由器以及储能站均与高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与高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变压器开关K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开关K4的第二端与第一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一多端口能量路由器与第一低压交流母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变压器、第二变压器开关K5、备用电源、第二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母线开关K1和第二低压交流母线,所述备用电源与高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与高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开关K5的第一端与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开关K5的第二端与第二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母线开关K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低压交流母线和第二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多端口能量路由器与第二低压交流母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控制系统、光伏开关K2、储能开关K3和高压开关K6,所述高压开关K6串联在高压交流母线之间,所述光伏开关K2串联在光伏站与高压交流母线之间,所述储能开关K3串联在储能站与高压交流母线之间,所述云控制系统分别与进线开关K0的控制端、母线开关K1的控制端、光伏开关K2的控制端、第一变压器开关K4的控制端、第二变压器开关K5的控制端、高压开关K6的控制端以及储能开关K3的控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包括电源接口、电源母线、储能系统、AC/DC模块、DC/AC模块、第一DC/DC模块、若干个直流接口和若干个交流接口,所述第一低压交流母线通过电源接口分别与储能系统输入端以及AC/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C/DC模块的输出端、储能系统的输出端、DC/AC模块的输入端以及第一DC/DC模块的输入端均与电源母线连接,所述第一DC/DC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直流接口连接,所述DC/AC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若干个所述交流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和第二DC/DC模块,所述储能变流器与第一低压交流母线连接,所述第二DC/DC模块与电源母线连接,所述储能电池分别与储能变流器以及第二DC/DC模块连接。
6.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保护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种保护方法:变压器过载保护方法、内部低压侧电源失电保护方法、高压进线过载保护方法以及高压进线失电保护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过载保护方法包括:设定变压器负载阈值P,云控制系统获取当前变压器负载值L,根据公式:L-P=K,当K为正数时,切除微网中的非重要负载,使变压器减载,当K为非正数时,不产生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交直流微网系统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低压侧电源失电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隔离故障点,断开第一变压器开关K4;
步骤S2:切除第一变压器连接的非重要负载,保留第一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电源负载,第一低压交流母线的重要负载由第一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进行供电;
步骤S3:闭合母线开关K1,使第一低压交流母线的重要负载由第二低压交流母线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未经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90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的复合型墙板体
- 下一篇:一种八氢苯并呋喃衍生物、其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