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和施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518.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詹莉娜;许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传统 屋面 外排 水侧入式 雨水 施工工艺 施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面外排水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和施工结构;包括防水管段的制作、防水管段预埋、封模、拆模、安装雨水斗和连接管道等步骤,及其通过该施工步骤完成的施工结构;采用本方案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和施工结构具有简化工艺、结构,提高施工质量,简化维护工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面外排水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于2009年发布了屋面雨水斗的设置要求和施工工艺,国家标准图集《雨水斗选用及安装》09S302;该图集详细规定了在不同屋面形式及排水方式时,雨水斗的选型和具体做法,但是在实际施工及后期维护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雨水斗与压盘之间的连接麻烦,易漏水。
2、施工工艺复杂,工序过多。
3、二次封堵时,防水材料及水泥砂浆不宜填实,尤其是雨水斗与女儿墙之间缝隙封堵施工困难,易漏水。
4、一旦漏水,墙面易污染,解决难度大,后期维护管理复杂。
工期长、成本高、质量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通过简化雨水斗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增加管道与女儿墙之间的防水措施,简化工序和降低施工难度来缩短工期、提高质量,简化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
本方案中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一端带有一段弯管的L型管段,在管段的直管段上设置止水翼环,并对管段的管内外进行防腐处理,形成防腐层;
(2)防腐处理后的管段外壁再进行防水处理,涂抹聚氨酯涂料增加防水层,阴干待用;
(3)待防水层收汗后,将管段表面均匀的涂抹干净河沙,使河沙嵌入防水层、与防水层紧密结合,形成河沙涂抹层,并在管段两端管口处设置保护结构,防水管段制作完成;
(4)在现浇或预制屋面女儿墙钢筋绑扎时,将上述处理好的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固定在钢筋网架上,止水翼环在女儿墙的中间位置,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竖直向下、朝向雨水立管的管口;
(5)采用实现预制好开口的模板固定管段,注意封堵模板与防水管段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浆
(6)拆模时不应破坏管口保护结构,仔细检查防水管段管口周围混凝土是否密实,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补;
(7)先拆掉防水管段上的保护结构,再将密封圈套在已防腐处理的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上,将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插入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口内。
本发明的优点是:1、通过预埋的防水管段,代替传统套管留洞做法,减少漏水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后期维护工作;2、雨水斗采用可拆卸形式,承插接入预埋防水管段,安装简单、便于后期取出清掏;3、预埋防水管段外依次设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河沙抹面,聚氨酯防水层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聚氨酯防水层还可以将河沙更好的固定结合作用,管壁最外层的河沙抹面层是增加管壁表面粗糙度,增强防水管段管壁与结构楼板之间粘结力,减少由于不同材料伸缩系数不同产生的缝隙,防止混凝土墙体初凝阶段由于收缩、与管壁之间出现的裂隙,增加防水管段与结构墙板粘合力,预防结合处开裂,提高了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