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和施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518.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詹莉娜;许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传统 屋面 外排 水侧入式 雨水 施工工艺 施工 结构 | ||
1.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一端带有一段弯管的L型管段,在管段的直管段上设置止水翼环,并对管段的管内外进行防腐处理,形成防腐层;
(2)防腐处理后的管段外壁再进行防水处理,涂抹聚氨酯涂料增加防水层,阴干待用;
(3)待防水层收汗后,将管段表面均匀的涂抹干净河沙,使河沙嵌入防水层、与防水层紧密结合,形成河沙涂抹层,并在管段两端管口处设置保护结构,防水管段制作完成;
(4)在现浇或预制屋面女儿墙钢筋绑扎时,将上述处理好的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固定在钢筋网架上,止水翼环在女儿墙的中间位置,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竖直向下、朝向雨水立管的管口;
(5)采用实现预制好开口的模板固定防水管段,注意封堵模板与防水管段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浆
(6)拆模时不应破坏防水管段管口保护结构,仔细检查防水管段管口周围混凝土是否密实,对有缺陷的地方进行修补;
(7)先拆掉防水管段上的保护结构,再将密封圈套在已防腐处理的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上,将侧入式雨水斗的连接端部插入防水管段的直管段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密封圈为氯丁橡胶圈,所述密封圈套在侧入式雨水斗连接端部的外管壁上,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尖角端朝向防水管段的内壁,尖角端对应的平面端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保护结构为用塑料纸包裹或泡沫块填充保护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管段的材质为铸铁或钢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管段弯管一端与雨水立管之间连接有金属连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立管的管口上安装有水斗,所述防水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伸入到水斗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聚氨酯防水层的厚度不小于1mm。
8.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工艺实现的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的防水管段,所述防水管段直管段预埋在女儿墙内的,在防水管段的直管段上焊接与管段同样材质的止水翼环,止水翼环在女儿墙墙体的中间位置,防水管段弯管一端的管口竖直向下、朝向雨水立管的管口;防水管段直管段一端的管口设有侧入式雨水斗;所述防水管段的外管壁和止水翼环上均依次包覆有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防水管段的内管壁设有防腐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入式雨水斗通过承插式与防水管段连接,侧入式雨水斗与防水管段连接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外排水侧入式雨水斗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氯丁橡胶圈,所述密封圈套在侧入式雨水斗连接端部的外管壁上,密封圈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尖角端朝向防水管段的内壁,尖角端对应的平面端套在雨水斗连接管的外管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5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