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211.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6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冯泽君;郑东豪;林灿辉;张朝坤;段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H02S20/32;H02S40/22;F24S50/2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黄绍彬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组件 安装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玻双面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控制单元、驱动模块、支架、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控制单元对采集模块信号的接收,处理运算后,输出脉冲信号给驱动模块,使整套系统能够运转,并与通讯模块的串口通讯;驱动模块主要由左放射面舵机、右发射面舵机构成,通过接收控制单元的脉冲信号,分别驱动左、右两边的放射面,使光线能够均匀的放射到组件两面,使组件能够对光;采集模块主要由光敏电阻传感器和电压电流传感器组成,通过对比不同角度下太阳光的强度,实时输出模拟信号给控制单元。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发电统计信息显示,至2016年底,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为全球第一。随着技术的发展,2018年进入了双玻双面组件的时代。双玻双面发电组件通俗点理解就是正、反面都能发电的组件,组件正面接收太阳光直射光发电,背面通过吸收背景的反射光和周围的散射光来发电,在条件比较理想时,能提高组件20%到30%的发电量。背面发电量受背面接收的光强影响很大。背景颜色越浅,背景反射率越高,组件发电量提升越多。现有安装双玻双面光伏组件主要是按传统的安装方式,依靠当地的经纬度、方位角,来安装光伏组件,处理地面的光滑程度,来增强光的一个反射。这种方式存在光辐射利用率低,背面电池无法很好的发电,处理地面耗费的成本也较高,成为双玻双面光伏组件安装的一个痛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双玻双面组件安装系统,结构简单,能提高发电效率。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双玻双面组件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控制单元、驱动模块、支架、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控制单元对采集模块信号的接收,处理运算后,输出脉冲信号给驱动模块,使整套系统能够运转,并与通讯模块的串口通讯;
驱动模块主要由左放射面舵机、右发射面舵机构成,通过接收控制单元的脉冲信号,分别驱动左、右两边的放射面,使光线能够均匀的放射到组件两面,使组件能够对光,达到发电量的最大值;
采集模块主要由光敏电阻传感器和电压电流传感器组成,通过对比不同角度下太阳光的强度,实时输出模拟信号给控制单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通讯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外接有主机平台,将系统状态发送至远端。
进一步地,通讯模块采用ESP8266通讯单元,具有便捷设置,无线收发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左放射面舵机、右发射面舵机均为双轴舵机,是全金属齿轮,具有17kg/cm的大扭矩,响应快等优点,是180°数字精准控制的舵机。
进一步地,支架采用国标2020铝型材为主材料,重量较轻,结构强度过硬,是良好的机械防护装置。
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有工字型的组件夹具,具有稳定,保护光伏组件的作用,并通过力学强度情况下,减少了铝型材的使用,减少电站的安装成本。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主要由设置在支架上的控制单元、驱动模块、支架、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构成的双玻双面组件安装系统,将两个反射面设置在支架上,将入射光线反射到双面双玻光伏组件上,实现正反两面组件,都能高效发电。
2、本发明设计负反馈调节反射面角度,通过采集第一次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的电压、电流的数据和采集第二次双面双玻光伏组件的电压电流的数据,内部进行算法分析,主动检测最佳反射倾角,进行调整,实现最佳效率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