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7263.9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军;李勇;唐雁刚;杨宪彰;谢会文;徐振平;吴少军;赵凤全;黄诚;张玮;黄广建;魏红兴;罗浩渝;章学岐;张星;陈常超;申银民;谢亚妮;张艳秋;黎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子青;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偏移 速度 确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根据多个勘探井中的多个采样地点的位置和预设网格,确定第一地点,多个第一地点和多个采样地点形成预设网格;分别获取多个采样地点和第一地点的横波速度和纵波速度;根据多个采样地点和第一地点的横波速度和纵波速度,在多个采样地点和多个第一地点中确定异常地点,异常地点对应的横波速度和/或纵波速度异常,提高了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准确率,在横波速度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成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引起地壳振动(如炸药爆炸、可控震源振动),再用速度检测仪检测爆炸后各接收点的速度信息,对检测到的速度信息加工处理后得到地震资料,根据地震资料对地下岩层的构造进行成像,从而推断出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的方法对地下岩层的构造进行成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剖面速度的变化梯度和趋势判断是否有速度异常点,从而判断速度剖面是否合理。
然而,上述方法只考虑了一维空间速度的变化趋势,即只考虑了纵波速度,实际上,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由于不同剖面横向变化而导致地震成像横向的差异比较大,因此,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准确率不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勘探井中的多个采样地点的位置和预设网格,确定第一地点,所述多个第一地点和所述多个采样地点形成所述预设网格;
分别获取所述多个采样地点和所述第一地点的横波速度和纵波速度;
根据所述多个采样地点和所述第一地点的横波速度和纵波速度,在所述多个采样地点和所述多个第一地点中确定异常地点,所述异常地点对应的横波速度和/或纵波速度异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多个采样地点的纵波速度,包括:
针对任意一个勘探井,获取所述勘探井对应的检测速度,所述检测速度为所述勘探井中的速度检测器采集得到的速度;
根据所述检测速度和预设速度模型,确定所述勘探井中的多个采样地点的纵波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地点包括第一采样地点和第二采样地点,所述第一采样地点位于所述勘探井内,所述第二采样点位于所述勘探井口;根据所述检测速度和预设速度模型,确定所述勘探井中的多个采样地点的纵波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速度和预设速度模型,确定所述第一采样地点的纵波速度;
将所述勘探井中的第一采样地点的纵波速度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勘探井对应的第二采样点的纵波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针对任意一个采样地点,获取所述采样地点的横波速度,包括:
获取所述采样地点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参考地点,所述第一参考地点与所述采样地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地点的纵波速度进行处理,得到所述采样地点的横波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第一地点的纵波速度,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地点对应的参考勘探井;
根据所述参考勘探井中的第一采样地点的纵波速度,确定所述第一地点的纵波速度,所述第一采样地点与所述第一地点位于同一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防水耳塞
- 下一篇: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