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打印技术的精密铸造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6946.2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根;江剑;沈光;颜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惠思特快速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33Y1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沃赵新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打印 技术 精密 铸造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精密铸造成型方法,包括如下工艺:
(1)采用三维造型软件进行铸件以及铸件浇铸系统的数字模型绘制,根据铸件内腔进行型芯的数字模型绘制;其中型芯包含定位结构;
(2)根据型芯结构对铸件模型进行分型,将其分成至少两半以上,使型芯可以放入分型后的铸件模型中;
(3)利用SLA光固化工艺3D打印已分型的铸件模型以及浇铸系统,3DP喷墨工艺3D打印型芯形成陶瓷芯;
(4)将打印好的陶瓷芯、铸件的分型模型以及浇铸系统进行组合形成零件原型
(5)对零件进行多次粘浆、淋浮砂以及干燥获得多层型壳;
(6)对型壳进行焙烧,去除其中铸件模型已经浇铸系统模型;
(7)向型壳的浇铸系统中注入金属液体,随后进行冷却;
(8)去除型壳、并且切割掉浇铸系统、利用机械振壳以及碱爆的方式去除陶瓷芯,最后得到铸件;
其中定位结构用于焙烧后,将陶瓷芯固定在型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技术的精密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型的铸件模型以及浇铸系统与陶瓷芯之间采用温蜡进行融化粘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技术的精密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焙烧分为初次焙烧和二次焙烧,初次焙烧需要焙烧炉升温至500℃后再放入型壳,放入后焙烧炉升温至800℃后,需要保温2小时;二次焙烧前需要进行水洗去除灰分。二次焙烧升温至金属所需型壳温度并保持15分钟即可进行浇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技术的精密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铸件以及浇铸系统模型为中空结构,内部填充为蜂窝结构或者十字网状结构或者其他能够使得内部整体联通的空隙结构,内部填充率控制在8%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技术的精密铸造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淋浮砂过程中,型壳的面层为70-140目的细砂,背层为30-60目粗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惠思特快速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惠思特快速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9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