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甲基-2-丁烯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1612.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1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涛;张文立;张戈;朱小瑞;刘英俊;庞计昌;张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3/03 | 分类号: | C07C33/03;C07C2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丁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异构化反应制备3‑甲基‑2‑丁烯醇的方法,即将3‑甲基‑3‑丁烯醇、异构化催化剂以及助剂在含氢载气环境下进行,通过助剂对催化剂的平衡稳定作用,实现了催化剂的600天超长周期稳定运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通过异构化反应制备3-甲基-2-丁烯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3-甲基-2-丁烯醇,即异戊烯醇,是合成维生素E、维生素A、香料产品柠檬醛、高效低毒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产品的重要前体。传统的异戊烯醇生产方法主要以异戊二烯为原料,使其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代异戊烯,之后经酯化和皂化反应生成异戊烯醇;该工艺路线长、副产物多,生产成本高且污染严重。近年来,以异丁烯为原料的异戊烯醇制备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其工艺流程简单、副产物少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且基本无污染,极具发展前景,该法以异丁烯和聚甲醛在磷酸氢二钠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3-甲基-3-丁烯醇,之后通过Pd/C催化异构分子内碳碳双键生成异戊烯醇。
专利WO2008037693描述了采用固定床工艺或流化床工艺将3-甲基-3-丁烯醇在非均相贵金属催化剂和氢气氛围条件下,异构化生成异戊烯醇,该催化剂由Pd、Se和Te构成,另外该反应有2.5%的过度加氢产物3-甲基丁醇生成,其分离除去的成本非常昂贵。
为了避免上述过度加氢产物的产生,专利CN101965325描述了在钯碳催化剂作用下,通入一定含量氧气将3-甲基-3-丁烯醇异构化生成异戊烯醇,但引入了含量~10%的新杂质异戊烯醛;此外,专利CN107141197尝试使用羰基铁和环氧配体组成的新催化体系通过釜式工艺催化3-甲基-3-丁烯醇异构生成异戊烯醇,该催化体系避免了氢气的使用,因此无过度加氢产物3-甲基丁醇,产品异戊烯醇选择性可达到98.9%,但催化体系只能套用5次,不能长周期运转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异戊烯醇生产的600天超长周期运转方法。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助剂稳定催化剂活性生产异戊烯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原料3-甲基-3-丁烯醇和含氢载气通入反应器中在异构化催化剂和催化剂助剂的存在下进行异构化反应,其中催化剂助剂选自第ⅢA族元素的化合物,优选自第ⅢA族元素的氢化物,进一步优选第ⅠA族金属和第ⅢA族元素组成的氢化物,特别优选硼氢化钠、硼氢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将反应后获得的反应液经过精馏分离得到产品异戊烯醇。反应液的精馏分离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精馏条件来进行。
本发明对异构化催化剂种类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为第Ⅷ族过渡金属元素的金属催化剂,如铂、钯、镍的载体催化剂及骨架镍等,或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氧化铜-亚铬酸铜、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铬催化剂等本研究领域人员熟知的常规加氢反应催化剂,在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中,所述异构化催化剂选自铂、钯、镍的载体催化剂及骨架镍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钯碳或钯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异构化催化剂一般装填到固定床反应器中。
本发明中,生产异戊烯醇的原料里存在微量的难以脱除的自由基、有机弱酸以及小分子醛类,这些杂质对异构反应的影响表现为:原料转化率逐渐降低,催化剂活性缓慢下降,本质原因是自由基、有机弱酸以及小分子醛类在实验工况环境中表现为一定的氧化性,使催化剂表面的贵金属从基态上升至高价态,丧失了催化活性;而本发明特定的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等助剂有一定的还原性,可以和上述原料杂质的氧化性形成一定的对冲,表现为催化剂表面贵金属价态的动态平衡,实现了反应装置的600天长周期稳定运转。
特别地,催化剂助剂优选为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的加入方式为以一定含量溶解于原料3-甲基-3-丁烯醇中,含量优选2~500ppm,特别优选5~20ppm,基于原料3-甲基-3-丁烯醇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1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