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9901.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1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文俊强;张硕;庞永龙;张子翕;李彦昌;杨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泥1000份、微硅粉120‑135份、粘度改性粉55‑125份、铸造砂960‑1040份、钢纤维185‑200份、减水剂20‑30份、水395‑450份。本发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泥、微硅粉、铸造砂与水混合均匀制得第一浆料;将粘度改性剂、减水剂、钢纤维与水混合均匀制得第二浆料;将第一浆料和第二浆料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低的自收缩率,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纹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以其耐久性高、强度高而受到关注,一般分为活性粉末混凝土、注浆纤维混凝土和工程胶凝复合胶凝材料等。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选用细砂作为骨料,添加了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加入高效减水剂和钢纤维,利用矿物掺合料的微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效应,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密实,强度也得到大幅提高。钢纤维的加入更是提高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承受冲击荷载的能力得到提高。
申请公布号为CN10929331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浆料,包括水泥、微硅粉、纳米二氧化硅、石英粉、硅砂、钢纤维、减水剂及水,其中,按照重量份计算,水泥为600-750份,纳米二氧化硅为5-20份,微硅粉为150-200份,石英粉为150-250份,硅砂为900-1000份,钢纤维为150-250份,减水剂为8-15份。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浆料制得的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力学性能优良,而且初凝时间较短,但是,该混凝土浆料中添加了较多的硅砂和石英粉等,容易导致混凝土的自收缩程度加大,进而导致混凝土后期使用时容易出现裂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低的自收缩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抗扰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原料间的混合均匀程度,降低混凝土的自收缩率。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泥1000份、微硅粉120-135份、粘度改性粉55-125份、铸造砂960-1040份、钢纤维185-200份、减水剂20-30份、水395-45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采用了较少量的铸造砂,同时也减少了微硅粉的用量,大大减弱了混凝土的自收缩率。另外,本发明加入了一定量的粘度改性粉,增加了混凝土浆料的粘度,粘度改性粉掺合在混凝土原料颗粒之间,避免了在混凝土收缩时产生裂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水泥1000份、微硅粉120-135份、粘度改性粉72-125份、铸造砂960-1040份、钢纤维195-200份、减水剂25-30份、水405-45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了各原料的配比,使得粘度改性剂与其他原料之间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纹的几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铸造砂由20-40目的粗铸造砂和40-70目的细铸造砂按照质量比1:1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造砂采用颗粒大小不同的两种规格的铸造砂组成,能够实现砂粒颗粒间的级配,避免砂粒之间出现较多空隙而提供收缩空间。另外,本发明的两种规格的铸造砂的质量比为1:1,能够使细粒铸造砂充分、完全地填充在粗粒铸造砂的颗粒间隙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料还包括20-30重量份的铝灰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