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椴树花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38925.6 申请日: 2019-12-23
公开(公告)号: CN110946886A 公开(公告)日: 2020-04-03
发明(设计)人: 伍金娥;常超;潘昌;陈哲;王晓梦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轻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185 分类号: A61K36/185;A61P37/04;A23L33/105
代理公司: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代理人: 高爽
地址: 430023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椴树 花黄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椴树花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SBE法提取椴树花黄酮,其中提取温度60‑90℃、提取时间为5‑15min、料液比为1‑5∶10‑30,黄酮得率为4‑8%;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提取椴树花黄酮,提取得率达到6.55%±0.27%,同时显示椴树花黄酮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本发明的提取方法不仅提高了黄酮提取的产量,还提高了抗菌活性,降低了生产能耗,且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椴树花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繁多,所含有效成分的组成也各有特点,为功效性植物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通过不同方式方法对植物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探索植物有效成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便提升其经济价值。

椴树为椴树科,椴树属,是一个特征非常明显的类群,因其花序或果序上独特的大型叶状苞片和通常基部偏斜的叶片而易于区别于其它类群。葛仁、唐亚等将全世界椴树划分为25种,其中北美2种、欧洲5种、东亚18种,我国共天然分布有椴树属树木14种,特有种10种,而南京椴就是特有种之一。据文献报道,椴树花有益气补胃、止疼解毒,有医治和减轻高血压、心脏病、便秘、失眠等多种疾病的功效。我国目前还没有直接研究椴树花中所含化学成分的报道。欧美树种的研究报道略多,且以黄酮类化合物的研宄为主。国外研宄发现椴树花浸提物多年来被用作抗焦虑药,还可用于感冒、发寒、支气管炎等,是由于类黄酮物质能与高亲和力苯二氮类物质结合,苯二氮通过与各自的受体作用发挥免疫作用。综合现有文献资料,未发现有针对增强免疫的椴树花黄酮提取物制剂及其应用研宄的相关报道。

免疫力是人体抵御外界致病因子和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也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免疫力的主要任务是抵抗细菌或病毒等的感染,维系生命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使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的原因多种多样。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强,心理失衡、营养不全、生活没有规律、锻炼不得法、乱用药品等等,都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导致发生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机体障碍免疫力低下,人体容易生病。现有技术中,增强人体免疫力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明显,效果不确切的问题。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多种。传统的水提法由于提取产物中含有较多的糖、蛋白质等杂质,难以获得高纯度的目的产物;有机溶剂提取法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量大,成本高,提取得率低等问题;超临界流体萃取耗能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半仿生提取(semi-bionic extraction,SBE)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模拟口服药物经胃肠道转运吸收的环境条件而设计的一种依次经过酸、碱处理的提取工艺,这样使体外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与体内经胃肠道消化吸收后的黄酮类物质更为相近,能更好地阐述黄酮类物质对机体的生物活性及功能,而且节约成本,安全环保,近年来逐渐取得人们的重视。SBE法已成功应用于蜂胶、杜仲叶、葛根等黄酮的提取。中国已有采用SBE法提取香椿叶、苦参中黄酮的相关报道,但SBE法对椴树花黄酮的提取效果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增强免疫的椴树花黄酮提取物,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强人体免疫力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效果不确切的问题,并促进椴树花资源的综合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免疫力的椴树花黄酮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该制备方法为SBE法提取椴树花黄酮,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一定质量的椴树花粉末,分别用pH为2.1-2.3、7.5-7.8、7.9-8.1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作为浸提剂提取椴树花黄酮,合并滤液以4000-6000r/min的转速离心8-12min,取上清用旋转蒸发器浓缩得到椴树花黄酮粗提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8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