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掺杂内锡法Nb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6099.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3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潘熙锋;林鹤;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2/06 | 分类号: | H01B12/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林月萍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掺杂 内锡法 nb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超导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Ti掺杂内锡法Nb3Sn前驱体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制作六方形的Cu/Nb‑Ti/Nb复合棒,将若干根Cu/Nb‑Ti/Nb复合棒和中心Cu棒装入包含阻隔层的一次铜包套中,经过真空电子束焊接密封、热等静压和热挤压等工序,加工成多芯复合棒材;对多芯复合棒材进行中心钻孔,并插入Sn或者Sn合金棒,加工成Cu‑Nb‑Sn亚组元,将若干根该亚组元装入二次铜包套管中,并通过拉拔和辊轧等塑性加工,最终加工成Ti掺杂的内锡法Nb3Sn前驱体线材。该方法制备的Nb3Sn线材,塑性加工过程中不容易断线,各项性能指标与常规方法制得线材的各项性能指标相当,导线成品率更高、线材制备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导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Ti掺杂内锡法Nb3Sn前驱体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铌三锡(Nb3Sn)低温超导体是目前10 T以上高场超导磁体应用最主要的材料,已在高能粒子加速器、核磁共振谱仪(NMR)、以及磁约束核聚变(ITER)等较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通常的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内锡法和青铜法;前者能提供充足的Sn源,加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在高磁场下能承载更大的输运临界电流,因此,内锡法Nb3Sn超导线材是目前制备强磁场(12 T~20 T)用超导磁体的主要选择。
一般说来,内锡法Nb3Sn超导线材前驱体导线主要采用三次复合的方法制备,主要步骤如下:(1)第一次复合是将Nb棒与铜包套管复合成单芯棒;(2)第二次复合是将若干根Cu-Nb单芯棒和中心铜棒装入铜包套,并通过真空电子束封装、热等静压和热挤压等工序进行复合,制作成多芯复合棒。随后,将多芯复合棒中心钻孔,并插入锡(Sn)棒;同时经过拉拔加工成Cu/Nb-Sn亚组元;(3)第三次复合是将若干根Cu/Nb-Sn亚组元装入Cu管中,然后通过拉拔、轧制等冷加工手段,制作成Nb3Sn超导线材前驱体导线;最后,经过热处理后生成Nb3Sn超导线材。
由于Nb3Sn属于晶界钉轧超导体,即晶粒尺寸越小,单位体积内晶界面积越大,其超导性能也越好,同时高场下临界电流密度也越高。为了抑制Nb3Sn超导体热处理过程中晶粒生长速度,减小超导体晶粒尺寸,通常会在Nb3Sn超导体中引入少量的Ti元素掺杂。
目前常规的引入Ti元素掺杂的方法是在第二次复合包套中,利用Cu/Nb-47Ti(Nb-47wt.%Ti合金)棒材替代部分的Cu-Nb复合棒材,从而实现Ti元素的引入,如图1所示,随后在热处理过程中,Ti元素经过Cu作为路径,扩散到周围的Nb棒中,从而达到抑制Nb3Sn超导体晶粒生长的目的。在现有的方法中,由于Nb-47Ti棒材与Nb棒的硬度和延展性存在差异,同时在导线塑性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硬化速率不同,导致该结构线材加工困难,而造成经常性断线,从而降低了线材的成品率,增加了导线制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方法中线材塑性加工性能差、容易断线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Ti掺杂内锡法Nb3Sn前驱体线材的制备方法,显著改善目前内锡法Nb3Sn线材的塑性加工特性,提升线材的成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Ti掺杂内锡法Nb3Sn前驱体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一次复合棒:将Nb棒插入Nb-Ti合金管中,再将所得到的Nb-Ti /Nb复合棒插入到内圆外六方形的Cu管中,形成Cu/Nb-Ti/Nb复合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热膨胀实验仪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曲轴表面轮廓的表面修复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