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5951.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0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项俊佳;翁乃池;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9/4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张玉琳 |
地址: | 26467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 发球 陪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其中,包括外壳,贯穿外壳底壁,中部与其球铰接的拍球件,设置在外壳上,控制拍球件的拍球驱动单元,设置在外壳上的取球单元,以及设置在取球单元输出端与拍球件下端部之间的滑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可以在发球过程中调节发球力度及发球角度、发球角度调节范围大、发球连贯、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陪练装置逐渐进入到人们的体育运动中。羽毛球接、发球陪练装置早已应用于羽毛球训练中,主要用于训练接球或发球,用于发球的陪练装置发出的羽毛球具有一定的速度和角度。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其发球角度大多固定,不能调节,而部分能够调节发球角度的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其只能停下来后调节发起角度,不能在工作过程中对发球角度进行调节,没有办法实现无死角的多角度发球,因而不能满足被训练人员技能提升的需求。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发球过程中调节发球力度及发球角度、发球角度调节范围大、发球连贯、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的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羽毛球发球陪练装置,其中,包括外壳,贯穿所述外壳底壁,中部与其球铰接的拍球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控制所述拍球件的拍球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取球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取球单元输出端与所述拍球件下端部之间的滑道,所述滑道的入口正对所述取球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滑道的出口朝向拍球件的拍球部位,所述取球单元取球并释放后,通过所述滑道后,由所述拍球件对其施力并发出,实现发球动作。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拍球驱动单元包括控制所述拍球件顶端的摆动部件,所述摆动部件包括与所述拍球件配合的摆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摆动组件上的调节组件;通过所述摆动组件实现拍球件顶端的发生摆动,即拍球件下端部的拍球部位发生摆动,从而对球进行施力,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进一步调整所述拍球件的拍球部位的摆动幅度,进而调节发球力度。
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贯穿所述外壳两侧壁的驱动轴,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外,且中部沿径向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套辊,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外,且沿轴线方向与所述驱动轴滑动配合的调节辊,以及两端部分别铰接在所述套辊和所述调节辊上的第一连杆;所述驱动轴的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所述电机外设有电机箱;
所述套辊与所述拍球件的顶部相配合,所述驱动轴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的过程时,由于所述套辊与所述驱动轴沿径向方向铰接,在所述调节辊和所述第一连杆作用下,所述套辊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之间呈相应的角度,在所述套辊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时,会带动拍球件顶端来回摆动,同时,套辊转动时对所述拍球件顶端的摩擦力使拍球件沿其自身轴线发生转动,实现发球角度的改变;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轴线方向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与所述外壳一侧壁转动配合的内螺纹套,以及贯穿所述外壳一侧壁,中部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一端部与所述调节辊扣合,另一端部与所述内螺纹套螺纹配合的调节件;所述调节组件的驱动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内螺纹套上,随着所述内螺纹套的转动,调节件伸入或伸出所述外壳,带动所述调节辊沿所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来回滑动,进而调节所述套辊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实现摆动组件对拍球件摆动幅度的调整,从而实现发球力度的调整。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驱动轴包括轴本体,沿轴线方向相对开设在所述轴本体一端部圆周面两侧的晃动部,沿径向开设在所述晃动部中心处的第一铰接孔,设置在所述轴本体另一端部的滑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轴本体端面上,与所述轴本体同轴的轴心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职业学院,未经烟台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5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搁脚结构
- 下一篇:基于掺杂层辅助的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无损转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