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成像字典融合的拐角隐蔽目标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4844.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5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盛;李松林;崔国龙;罗皓蓝;师贞鹏;李虎泉;孔令讲;杨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89 | 分类号: | G01S13/89;G01S13/88;G01S7/41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陈一鑫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成像 字典 融合 拐角 隐蔽 目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成像字典融合的隐蔽拐角目标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探测场景环境参数设置;
一个由Wall-1、Wall-2和Wall-3组成建筑通道为L型拐角的场景,Wall-2和Wall-3成直角;Wall-1为Wall-2和Wall-3形成的直角角内的方形墙体;其中Wall-1的墙角位置记为C=[xc,yc]T;Wall-2表面的纵坐标记为yw2,Wall-3表面的横坐标记为xw2;假设建筑布局是已知的且电磁波在墙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目标位于Wall-1和Wall-3的通道非直视区域中,记为P=[xp,yp]T;具有M个发射天线和N个接收天线的超宽带MIMO雷达线性阵列位于Wall-1和Wall-2的通道之中且阵列垂直摆放,雷达中心位置为[xr,yr]T,雷达的第m个发射天线和第n个接收天线位置分别表示为Tm=[xr,ytm]T和Rn=[xr,yrn]T;由于Wall-1的遮挡,雷达天线阵列对于目标P不可见,天线发射电磁波信号只能通过墙角C衍射和Wall-1、Wall-2表面镜面反射到达目标位置,反射点分别为W2、W3;忽略掉电磁波衰减较大的高次反射路径,仅考虑衍射路径和在Wall-1和Wall-2发生的一次反射路径,这三种传播路径分别命名为:
Path-1:Tm→C→P→C→Rn;
Path-2:Tm→W2→P→W2→Rn;
Path-3:Tm→W3→P→W3→Rn;
其中,Tm表示发射天线,Rn表示接受天线;
步骤2:衍射和一次反射分布区域划定;
当目标位置满足如下关系时,衍射路径Path-1存在:
当目标位置满足如下关系时,一次反射路径Path-2存在:
当目标位置满足如下关系时,一次反射路径Path-3存在:
步骤3:回波信号预处理;
将接收到的k个周期的回波信号s(t,k)进行MTI处理;该步骤采用两脉冲对消技术,获得目标回波信号sr,mpn(t,k),两脉冲对消器结构为:
sr,mpn(t,k)=s(t,k)-s(t,k-1) (4)
步骤4:虚拟阵列位置获取
4.1、电磁波信号在墙角C发生衍射,计算Path-1对应的虚拟阵列位置为:
其中,lt、lr分别为墙角C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
根据电磁波镜面反射对称性关系可得Path-2和Path-3对应的虚拟阵列位置分别为:
4.2、由步骤4.1得到的虚拟阵列位置,分别计算得到三种路径的传播时延为:
其中,c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步骤5:后向投影成像
基于步骤4得到的不同电磁波路径传播时延,建立相应的成像字典,首先将成像区域划分成X×Y个像素点,即对任意一个像素点P有:
Zp=(xpa,ypb),a=1,2,…,X,b=1,2,…,Y. (9)
根据不同路径的传播时延τ′i,mpn,i=1,2,3计算整个图像的像素值:
步骤6:图像融合
通过步骤5得到了三种不同成像字典相对应的原始成像结果,这些雷达图像中不仅包含了真实目标,也包含了许多虚假目标,不同路径对应的成像结果中真实目标位置是相同的,而其他虚假目标则不相同,因此,根据这一特征采用图像乘法融合对虚假目标进行剔除;
6.1、为了保证不同路径的成像结果对同一个像素点的贡献值一致,先对步骤5得到的原始成像结果进行归一化:
其中,abs(·)表示取绝对值,max(·)表示取最大值;
6.2、基于步骤6.1归一化的所有原始图像进行乘法融合:
其中,⊙表示哈达玛积,至此,融合后的IP(Zp)图像仅包含了真实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8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