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分离银耳纯菌丝及银耳母种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34033.9 申请日: 2019-12-23
公开(公告)号: CN111034537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8
发明(设计)人: 涂桂洪;邓惠平;谭志康;潘忠林;陈品健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金因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林德强
地址: 51067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快速 分离 银耳 菌丝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母种的制备方法。本申请通过分离香灰菌丝,制备含香灰菌培养物的木屑培养基,然后将分离得到的银耳纯菌丝与香灰菌丝在含香灰菌培养物的木屑培养基上交合培养制备银耳母种。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分离的银耳纯菌丝,具有萌发时间短、生长健壮、洁白浓密等特点;银耳纯菌丝的分离及银耳母种制备,都在同一瓶木屑培养基中完成,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多次转接对银耳纯菌丝的损伤和转接过程可能出现的杂菌污染,同时缩短了银耳母种的制备时间,有效地降低了银耳母种制备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耳母种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是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真菌的子实体,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银耳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用菌,历来都是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的食物。通常作为烹调各类菜肴的主要配料,其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银耳多糖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和普通食用菌菌种最大的不同是银耳菌种具有两种菌种,即不管制备母种、原种或栽培种,在每支试管、每个菌种瓶、每个种植袋中都必须让银耳纯菌丝和伴生菌香灰菌丝在培养基中按比例协调生长,才能培养出有实用价值的,可用于实际种植的有效菌种。

银耳纯菌丝是由担孢子萌发生成,有横膈膜,具明显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白色、淡黄色以及由白色至黄色之间的各种中间色,气生菌丝直立、斜立或平贴于培养基表面,生长速度缓慢。香灰菌丝:香灰菌是银耳栽培中的一个伴生菌,菌丝初无色,大量生长时白色,羽毛状,老菌丝变淡黄色、淡棕色,培养基逐渐由淡褐色变为黑色或黑带绿色。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呈细绒状,有时有碳渍的黑疤。木屑培养基:是由木屑、麦麸、蔗糖、石膏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含水量在55%-65%之间,专门用于栽培食用菌的一类培养基。

传统的银耳纯菌丝分离,大多采用琼脂培养基,孢子萌发困难,极易转变成分生孢子,即使萌发成菌丝,生长也十分缓慢,容易老化变黄,活力下降。因此,寻找一种新的培养基及菌丝分离方法,快速有效地分离出银耳纯菌丝,成为银耳母种制备的关键。

目前,银耳纯菌丝的分离,常采用多孢子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

(1)多孢子分离法

又称孢子弹射法。它是利用银耳子实层弹射有性孢子(担孢子)萌发成菌丝来获得纯白菌丝的一种方法。孢子弹射法使用的培养基大多为琼脂培养基,孢子在培养基上形成许多乳白色、糊状的小菌落,这是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不管是银耳担孢子或酵母状分生孢子,在琼脂培养基上,都不容易萌发成菌丝,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较少应用。

(2)基内分离法

切去银耳子实体,挖出耳基正下方基质块,将基质块用纱布包好,置于底层放有变色硅胶或五氧化二磷干燥剂的玻璃干燥器中强行脱水10-20天,或置于阴凉通风处30天左右风干。利用两种菌丝不同的耐旱力,使不耐旱的香灰菌丝枯死。在无菌箱内,把基质块切开,在基质块的中上层,勾取白色菌丝,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获得的纯白菌丝移接斜面培养基中,在萌发的菌丝中进行提纯、转管培养。基内分离法是利用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不同的耐旱能力,将两者分开,但可能因干燥不彻底,仍参杂有香灰菌丝;或干燥时间过长,中途可能会污染其他杂菌;若琼脂培养基偏湿或表面存在水滴,培养后则易出现以酵母状分生孢子方式增殖的现象或同时出现银耳纯菌丝与酵母状分生孢子。银耳纯菌丝在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十分缓慢,在室温下培养20天左右,其菌落只有豆粒大小。银耳纯菌丝保存在琼脂培养基上,容易变黄,活力减弱,易胶质化形成小耳片,或转变成酵母状分生孢子,不利于长期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分离银耳纯菌丝及银耳母种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金因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金因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40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