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光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3963.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官生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L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403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隔热 玻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玻璃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脱脂牛奶与硅钛复合胶粉混合分散,涂覆后用聚四氟乙烯板封装,风干,得到透光隔热玻璃,本发明的隔热玻璃以PMMA有机玻璃作为基体玻璃,通过表面的羟基磷灰石气凝胶层达到保温隔热效果,硅钛包覆羟基磷灰石气凝胶为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复合包覆的气凝胶,具有较高强度,脱脂牛奶通过次氯酸钠氧化后进行羟基改性,使气凝胶微球之间粘着性提高,通过气凝胶与玻璃之间的氧化锌锡降低诱导性偶极矩,提高可见光透过率;载流透光胶液固化后可以形成分层的氧化锌锡薄膜,提高透光隔热玻璃对可见光的敏感度,吸收近红外光,使透光率提高,隔热性能变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隔热玻璃是一种性能玻璃,它们不显著的吸收可见光线,而是吸收大量产生热量的近红外光线。目前节能玻璃的高隔热性能主要体现在阻隔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性能上。如果玻璃不能有效阻挡室外太阳光的热量进入室内,受热后的玻璃热辐射就会使空间内温度升高,从而降低舒适度。目前,市售的隔热玻璃因吸收阳光中的短波辐射,会使得可见光的透过率很低,从而影响玻璃的透光性。且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极大,在高温和低温中变换极易破碎,影响了玻璃的使用,更加容易产生危险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还存在强度低,容易破碎,容易老化的缺陷。
由于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97%集中在0.3~2.5μm的波长范围内,其中0.3~0.38μm为紫外线,其辐射能量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13%;0.38~0.78μm为可见光,其辐射能量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43%;0.78~2.5μm为近红外线,其辐射能量约占太阳总辐射能量的41%。因此,设计节能玻璃,使其屏蔽紫外线和红外线,从而大大降低室内空调的负荷,就可使能耗降低到最小。为此目的,目前,现有解决问题的技术主要有在线法和离线法生产工艺两种,在我国主要是离线法生产透明隔热玻璃。
目前工业化在线法生产主要是由熔窑和退火窑,在熔窑和退火窑之间的400-600℃处,安装喷管实施在玻璃的表面涂覆抗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化学材料;离线法生产主要方法是真空磁控溅射,将镀膜材料逐层溅射沉积到玻璃表面形成薄膜。离线法生产隔热玻璃较早是采用真空蒸镀法沉积膜层,此方法投资少、见效快,但存在膜层不均匀、牢固性差的缺点,耐磨性等机械性能也不理想。磁控溅射法自动化程度较高,膜层控制容易,产品质量稳定,但该工艺投资较大,生产周期长,和在线法一样,在一股中小企业很难推广。而透明隔热玻璃涂料损失了可见光透过率和红外线反射率。
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面临着能源的储备量不足,利用率不高等能源压力。门窗玻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节能玻璃能增强门窗玻璃的隔热性能,减少为稳定室内冷热环境而带来的能耗,因此制作出隔热性更好的玻璃在减少能耗,推进建筑节能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申请号为CN201010107383.4公开了一种导电隔热玻璃及其制作方法,该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净化玻璃:先用45℃-550C的热水洗去玻璃上的污垢,然后用净化过的离子纯净水清洗、晾干;(2)将净化后的玻璃加热至4600C-6000C,然后用高压雾化喷头将导电隔热药液雾化后喷涂到玻璃上,(3)逐级冷却步骤(2)中获得的玻璃,即先将步骤(2)中获得的玻璃采取自冷却的方式冷却到280℃-300℃,然后用风冷却的方式冷却到45℃。这样制成的玻璃具有导电隔热的效果,而且耐候性好,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玻璃、建筑玻璃的生产加工,但该种玻璃的物化性能存在一些不足,包括硬度低,耐酸耐碱以及耐老化性差,透光、隔热性能也不是很好。
目前隔热玻璃存在:透光性能和隔热性能一般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优良的隔热玻璃对玻璃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隔热玻璃透光,隔热性能一般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透光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官生,未经梁官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