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2080.X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万涛;张小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昌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63;H01M10/6554;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池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风机,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板面设有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板体内部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上设有隔网,所述通风槽的槽体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隔网嵌合于通风槽上且通过螺丝衔接固定,所述第二散热板的板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连接线与ECU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的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座一端设有连通口。本电池散热装置,有效的实现了对电池的散热,使得电池保持良好状态,避免了高温出现短路或爆炸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分为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型蓄电池,由于蓄电池采用了铅钙合金做栅架,所以充电时产生的水分解量少,水分蒸发量也低,加上外壳采用密封结构,释放出来的硫酸气体也很少,所以它与传统蓄电池相比,具有不需添加任何液体,对接线桩头,电量储存时间长等优点。
对于汽车的大容量电池来说,供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容易使得电池周围的温度上升,目前的电池电池都没有电池散热装置,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的电池,容易造成电池短路或爆炸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解决了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的电池,容易造成电池短路或爆炸的情况。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风机,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板面设有第一固定片,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的板体内部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上设有隔网,所述通风槽的槽体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隔网嵌合于通风槽上且通过螺丝衔接固定,所述第二散热板的板壁上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连接线与ECU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的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座一端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分别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上的通风口位置对应且密封连通,所述连接座另一端与风机的进风管口密封连通,所述风机的排风端口上设有排风罩,所述风机的两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二固定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的片体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分别通过螺丝与汽车发动机舱的内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夹角呈90°,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分别与电池两侧壁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嵌合端设有双座口,所述双座口之间的夹角呈90°,所述双座口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衔接处设有橡胶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为铜质板体,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上设有防腐蚀涂料。
优选地,所述风机的两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第二固定片。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电池散热装置通过温度感应器来对电池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温度超过汽车ECU设定的标准值时,ECU会主动启动风机,风机会将通过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将电池周围的热空气进行吸取并排放,有效的实现了对电池的散热,使得电池保持良好状态,避免了高温出现短路或爆炸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昌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昌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外框
- 下一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操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