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萘酚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2029.9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姚琦;高英;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萘酚 制备 治疗 脓毒症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山萘酚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山萘酚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为治疗脓毒症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山萘酚容易从三叉苦中分离、纯化得到,可带动药材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进而带来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萘酚的新用途,具体为山萘酚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临床上,革兰氏阴性(G-)细菌严重感染通常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发生,并最终发展为脓毒症(Sepsis)。脓毒症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大量广谱、高效抗生素的应用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抗生素的广泛运用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大量增加。并且,在杀灭细菌同时引起LPS的释放反而加重炎症反应。因此,寻找有效治疗脓毒症的药物、并研究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报道,山萘酚具有较强的抗炎、抗氧化的作用,但未见其单独使用治疗脓毒症的报道。
山萘酚,结构式如下:
别名:3,4,5,7-四羟基黄酮,分子式C15H10O6,分子量为286.24,黄色粉末化合物,可溶于乙醇、甲醇、二甲基亚砜等。
该化合物可从芸香科蜜茱萸属植物三叉苦(Melicopepteleifolia(Champ.exBenth.)T.Hartley)中提取分离得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山萘酚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为治疗脓毒症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山萘酚易得,可带动药材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山萘酚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前述山萘酚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中,山萘酚别名:3,4,5,7-四羟基黄酮,分子式C15H10O6,分子量为286.24,结构式为:
一种治疗脓毒症药物中,所述药物原料中包含山萘酚。
一种治疗脓毒症药物中,所述药物主要由山萘酚制备而成。
前述一种治疗脓毒症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取山萘酚与药物中可接受的辅料进行组合,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相应的药物。
前述一种治疗脓毒症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药物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或注射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验证明,体外山萘酚明显抑制内毒素(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上清中TNF-α、IL-6释放,体内山萘酚明显增加盲肠结扎穿孔(CLP)或LPS致脓毒症小鼠的生存率,显著降低LPS致脓毒症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水平。该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治疗脓毒症活性,可以用于制备治疗脓毒症或者辅助治疗脓毒症的药物。
2、山萘酚可按常规方法从三叉苦中提取,得到的山萘酚与药物中可接受的辅料进行组合,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相应的药物,所述药物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和注射剂等。例如:山萘酚可进一步与环糊精、乳糖、聚乙二醇、淀粉、山梨醇、甘露醇等载体混合或包埋,制成含有效治疗量(含量>90%)的山萘酚药物组合物,组合物中加入润滑剂、湿润剂、悬浮剂、矫味剂、防腐剂等,可以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多种剂型组合物;也可以采用山萘酚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注射剂,可用于制备治疗脓毒症或者辅助治疗脓毒症的药物。
实验证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2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钢筋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滤机混合液分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