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31031.4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慕峰;吴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慕峰;吴立俊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01D53/58;B01D53/42;B01D53/79;B01D53/78;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七***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黑水 养殖 处理 垃圾 集约化 生产 系统 | ||
1.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餐厨垃圾调配室、搅拌罐、保温地下室、分离作业装置、饲养间、悬浮给料车轨道、悬浮式给料车、养殖架、养殖盒、第一螺旋输送机、第二螺旋输送机和臭气净化装置;所述餐厨垃圾调配室位于地上层,内设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内设搅拌器,底部安装有输送钢管;所述输送钢管的出口端穿过饲养间的天花板,悬空设置;所述保温地下室位于地下层,内设饲养间和分离作业装置;所述饲养间内设悬浮给料车轨道、悬浮式给料车、养殖架、养殖盒、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悬浮给料车轨道环绕养殖架固定布置且高于养殖架的顶端,设于所述饲养间的天花板;所述悬浮式给料车的上端接在所述悬浮给料车轨道上且能沿轨道移动;所述养殖架上水平放置有若干层所述养殖盒;所述养殖架的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外部安装有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与所述分离作业装置相连接;所述臭气净化装置与饲养间通过排气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架包括顶部横梁、直立支撑架、底部承载框架、收料限位仓、托架和气缸执行机构;所述直立支撑架垂直方向上均匀间隔、多层布置气缸执行机构和托架;所述单层托架上水平并列放置多个所述养殖盒;所述收料限位仓为所述顶部横梁、所述直立支撑架和所述底部承载框架所围合的内部空间;所述收料限位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的一侧为进料口端,另一侧为倒料口端;所述倒料口端设有倒梯形渐缩口;所述倒梯形渐缩口上开圆孔,孔径10~200 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式给料车上设置有暂存仓、给料控制阀门和给料管;所述给料管为一组若干个,设在暂存仓底部;所述给料管的出料口伸入所述养殖架内;所述给料控制阀门为一组若干个,与所述给料管一一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内相应的时间和相应的量布料,添加餐厨垃圾培养料的质量根据虫龄匹配,频率固定为一天若干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作业装置包括振动筛分机、烘干机、计量打包机、水平皮带输送机、第一爬坡皮带输送机、第二爬坡皮带输送机、虫粪暂存箱和干虫暂存箱;所述振动筛分机与第二螺旋输送机相连接;所述虫粪暂存箱通过第二爬坡皮带输送机与所述振动筛分机相连接;所述烘干机通过水平皮带输送机与所述振动筛分机相连;所述烘干机为呈现流水线布置的微波烘干机;所述干虫暂存箱通过第一爬坡皮带输送机与所述烘干机相连接;所述虫粪暂存箱和干虫暂存箱,各自连接所述计量打包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净化装置包括臭气引风机、臭气洗涤塔、循环泵、酸液补充泵、pH计、盐酸储罐、循环管道、补充管道、排气管;所述臭气引风机设置在所述臭气洗涤塔之前,所述臭气引风机后部的排气管通入所述臭气洗涤塔内部底部;所述臭气引风机前设的排气管伸入所述饲养间;所述臭气洗涤塔外部设有的循环管道连接臭气洗涤塔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所述pH计;所述盐酸储罐经酸液补充泵和补充管道与所述臭气洗涤塔底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黑水虻养殖处理餐厨垃圾的集约化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洗涤塔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排气筒、除雾器、第一喷淋器、填料层、第二喷淋器、储液腔、排水口;所述第一喷淋器位于所述臭气洗涤塔的上部;所述第一喷淋器的进水口处通过所述循环管道连接所述储液腔;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臭气洗涤塔的中部;所述第二喷淋器位于所述臭气洗涤塔的下部;所述第二喷淋器的进水口处通过所述补充管道连接所述盐酸储罐;所述排水口设于所述臭气喷淋塔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慕峰;吴立俊,未经慕峰;吴立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0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