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流动畸变的弯型管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8283.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源;佟鼎;何海龙;侯琳琳;张子磊;肖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B37/007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流动 畸变 管路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流动畸变的弯型管路结构,所述弯型管路主要由弯曲管体和管体内部的导流肋片构成,所述导流肋片根据管路弯曲形状布置在弯管交界处,用于引导管路中分流或汇集的气体。本发明中的导流肋片,能改善流体在弯管交界处流动,避免在分流/汇集处的流动互扰,尤其是针对两分流支管分别连接两个增压器压气机进口时,能明显抑制因两压气机叶轮反转引起的管路中流动畸变,达到提升系统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涡轮增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抑制流动畸变的弯型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内燃机高功率密度和高原功率恢复的要求需要增压系统性能不断的提高和优化,从而使增压系统能够与发动机进行良好的匹配。增压系统内部及增压系统和发动机连接常用到弯型管路。
传统的连接弯管因为流体在分流支管汇集处常产生流动互扰,从而加大流动损失,降低系统效率。因此需要对连接管路内气体流动进行控制,尤其是对V型等非直列发动机上布置的双排增压器用、两分流支管分别连接两个增压器压气机进口的三通连接管,抑制因两压气机叶轮反转引起管路中的流动畸变,有效改善气体在管路中的流动,提升系统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抑制流动畸变的弯型管路结构,使得流体在其中流动性能更加良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抑制流动畸变的弯型管路结构,以改善流体在弯管交界处流动,避免在分流/汇集处的流动互扰,明显抑制管路中流动畸变,达到提升系统效率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抑制流动畸变的弯型管路结构,包括弯曲管体,所述弯曲管体由多个分流支管和总管交接构成,所述弯曲管体内部布置有根据管路弯曲形状布置在弯管交界处的导流肋片。
进一步的,在两个分流支管交汇处布置1个导流肋片,每路分流支管交汇总管处根据管径和导流需求布置1~3个导流肋片。
相对于传统弯型管路,本发明抑制流动畸变的弯型管路结构因其导流肋片的导流作用,能控制和改善流体在分流/汇集处的流动,避免在此处的流动互扰,尤其是针对两分流支管分别连接两个增压器压气机进口时,明显抑制因两压气机叶轮反转引起的管路中流动畸变,达到提升系统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在增压系统中连接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的尺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弯曲管体;2-导流肋片;3-弯型管路;4-压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抑制流动畸变的弯型管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弯曲管体1,所述弯曲管体1由多个分流支管和总管交接构成,所述弯曲管体1内部布置有根据管路弯曲形状布置在弯管交界处的导流肋片2。
在两个分流支管交汇处布置1个导流肋片2,每路分流支管交汇总管处根据管径和导流需求布置1~3个导流肋片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每路分流支管交汇总管处根据管径和导流需求布置2个导流肋片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