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小区的归属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7892.5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5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2 | 分类号: | H04W8/02;H04W16/18;H04W16/30;H04W1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张颖瑛 |
地址: | 43002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 小区 归属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小区的归属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场景的POI信息,根据任一场景的POI信息生成该场景的场景POI图层;获取至少一个服务小区的属性信息,根据任一服务小区的属性信息生成该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图层;将任一场景POI图层与任一服务小区图层进行多边形布尔运算;根据运算结果,确定任一服务小区归属的场景。采用本方案能够自动地识别服务小区所归属的场景,从而大幅提升识别效率及识别精度,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对网络性能及规划的精准化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小区的归属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以其覆盖性强、移动性高、运维成本低等特点被得以广泛应用。在LTE网络中,具体是通过多个服务小区来实现网络的覆盖。
为了便于对网络性能的分析及网络规划等,通常需确定服务小区所归属的区域。目前通常是将服务小区进行粗粒度的归属划分,即确定服务小区归属于哪个地市或区县。然而,随着LTE网络的飞速发展,当前以地市、区县级维度的服务小区归属识别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精准化网络性能分析及规划的需求。因此,基于场景维度的细粒度服务小区归属识别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然而,发明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基于场景维度的细粒度服务小区归属识别方式为人工识别方式,即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人工经验来对服务小区的归属进行识别。然而,采用该种识别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而且其识别结果强烈依赖于识别人员的经验水平,从而易导致识别结果不稳定的弊端,不适于大规模应用与实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服务小区的归属识别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小区的归属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场景的POI信息,根据任一场景的POI信息生成该场景的场景POI图层;
获取至少一个服务小区的属性信息,根据任一服务小区的属性信息生成该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图层;
将任一场景POI图层与任一服务小区图层进行多边形布尔运算;
根据运算结果,确定任一服务小区归属的场景。
可选的,所述根据任一服务小区的属性信息生成该服务小区的服务小区图层进一步包括:
根据任一服务小区的属性信息生成该服务小区的小区点图层、小区主覆盖扇区图层以及小区边缘覆盖扇区图层;
则所述将任一场景POI图层与任一服务小区图层进行多边形布尔运算进一步包括:
将任一场景POI图层分别与任一服务小区的小区点图层、小区主覆盖扇区图层以及小区边缘覆盖扇区图层进行多边形布尔运算。
可选的,所述根据任一服务小区的属性信息生成该服务小区的小区点图层、小区主覆盖扇区图层以及小区边缘覆盖扇区图层进一步包括:
根据任一服务小区的属性信息,确定该服务小区的中心点及最大覆盖半径;
根据所述最大覆盖半径计算该服务小区的主覆盖半径及边缘覆盖半径;
根据所述中心点、主覆盖半径及边缘覆盖半径,生成该服务小区的小区点图层、小区主覆盖扇区图层以及小区边缘覆盖扇区图层。
可选的,所述根据运算结果,确定任一服务小区归属的场景进一步包括:
若场景POI图层与服务小区的小区点图层存在交集,则确定该服务小区归属于该场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