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尘通风功能钢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7619.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驹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F24F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尘 通风 功能 钢结构 | ||
本发明属于防尘通风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防尘通风功能钢结构,包括钢结构通风管,钢结构通风管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防雨斜槽,防雨斜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连接杆,防雨斜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钢结构通风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送风通道,通风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防雨斜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雨挡板,钢结构通风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雨挡板。本发明通过设置一种新型防尘通风功能钢结构,通过设置的通风口、送风通道、防尘网能够有效阻止灰尘的同时保证室内的通风,同时通过设置的防雨斜槽能够有效将灰尘通过露天雨水去除,保证通风的畅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尘通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通风功能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钢结构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另外还有无热桥轻钢结构体系,建筑本身是不节能的,本技术用巧妙的特种连接件解决了建筑的冷热桥问题;小桁架结构使电缆和上下水管道从墙里穿越,施工装修都方便。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建设采用钢结构装置来进行防尘通风的建设,通过钢结构材料进行通风管道的建设,然而现有的防尘通风的钢结构管道往往防尘通风的效果不佳,无法有效保证防尘通风的效果,且容易造成造物堆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尘通风功能钢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防尘通风的钢结构管道往往防尘通风的效果不佳,无法有效保证防尘通风的效果,且容易造成造物堆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通风功能钢结构,包括钢结构通风管,所述钢结构通风管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防雨斜槽,所述防雨斜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连接杆,所述防雨斜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钢结构通风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送风通道,所述通风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雨斜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雨挡板,所述钢结构通风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雨挡板,所述两组钢结构通风管之间固定设置有流水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固定在通风口的上下表面,所述通风口与送风通道相互连通,所述送风通道与室内环境相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连接板、支撑连接杆通过焊接与支撑连接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固定连接板在防雨斜槽的内部呈线性阵列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尘网通过固定螺丝与通风口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雨挡板通过焊接与防雨斜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结构通风管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钢结构通风管关于防雨挡板的垂直中心线呈轴对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雨挡板通过焊接与两组钢结构通风管固定连接,所述流水槽通过两组与防雨挡板相互组合连接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防尘网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驹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驹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7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