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MnO2 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323125.7 | 申请日: | 2019-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顾斌;梁凯峰;岳学杰;邱凤仙;杨冬亚;黄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45/02 | 分类号: | C01G45/02;C23C14/35;C23C14/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mno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复合膜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制备可穿戴人体热管理复合膜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MnO2纳米线杂化膜,具有叠层结构,所述杂化膜由β‑MnO2纳米片/α‑MnO2纳米线、α‑MnO2纳米线和Ag/α‑MnO2纳米线有序交织而成,所述β‑MnO2纳米片/α‑MnO2纳米线具有花状多孔结构和较低的红外反射率,β‑MnO2纳米片的厚度为10~25 nm。本发明所制得材料一面光滑和另一面粗糙的表面,具有不对称红外辐射性能,其组成和结构可控,兼具抗菌性能和透气性能和不对称红外辐射性能,膜的厚度在微米级,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可用于精准人体热管理。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杂化膜的合成方法,其操作简单,有望工业化,它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膜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制备可穿戴人体热管理复合膜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MnO2纳米线杂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空调和地暖等控温设备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尽管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调节温度,但普遍存在着能耗大、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倡导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以缓解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然而,新能源技术存在成本高和能量转化率低等缺点。因此,开发新型材料替代能源的材料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最近,热管理技术如智能窗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大部分智能窗吸收的能量加热在空间及非人体上,造成能量的损失。为了更有效的实现人体热管理,制备高性能热管理膜材料以实现“精准人体热管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根据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材料的辐射功率与发射率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发射率实现人体热管理。材料的红外发射率与其组分和表面结构有关,通过调变材料的微结构和组分,可实现材料的辐射功率的调控。MnO2纳米线杂化膜是种性能优越的层状无机功能材料,其表面形成的多孔结构增加了表面粗糙度,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调控表面粗糙度,能够减弱红外的反射从而增加红外漫反射和发射,这有利于将人体辐射发射出去实现降温效果。相反,纳米金属涂层表面比较光滑,具有较高的红外反射率,构筑金属涂层有利于人体辐射返回到人体达到保温效果。因此,通过对MnO2纳米线膜表面结构设计,制备可穿戴 MnO2纳米线杂化膜材料,可实现“精准人体热管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可穿戴MnO2纳米线杂化膜。
技术方案:
一种可穿戴MnO2纳米线杂化膜,具有叠层结构,所述杂化膜由β-MnO2纳米片/α-MnO2纳米线、α-MnO2纳米线和Ag/α-MnO2纳米线有序交织而成。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β-MnO2纳米片/α-MnO2纳米线具有花状多孔结构和较低的红外反射率,β-MnO2纳米片的厚度为10~25nm。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可穿戴MnO2纳米线杂化膜中α-MnO2纳米线含量低于20wt%,纳米线的长度不低于100μm。
本发明较优公开例中,所述Ag/α-MnO2纳米线中银涂层厚度为50~80nm,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上述可穿戴MnO2纳米线杂化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