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负极材料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3043.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5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奇;周晓航;娄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1 | 分类号: | C01B32/21;H01M4/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陶祥琲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微晶石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天然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粉碎处理:将天然微晶石墨矿粉碎得到微晶石墨二次颗粒;
S2、碱处理:将步骤S1粉碎处理后的微晶石墨二次颗粒与碱性溶液,按照固液质量比(5~10):1在带内衬的密封搅拌反应釜中混合,并在100~200℃下回流搅拌2~3h,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碱浸石墨;
S3、酸处理:将步骤S2得到的碱浸石墨与酸溶液,按照固液质量比为(5~10):1在带内衬的密封搅拌反应釜中混合,并在100~200℃下回流搅拌2~3h,其中:所述酸溶液为强氧化性酸;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酸浸石墨;
S4、引入催化剂高温石墨化处理制得微晶石墨负极材料:将步骤S3得到的酸浸石墨加入一定比例的催化剂共混,搅拌1~3小时,之后采用阶梯式升温,升温至2000~2500℃,保温5h~48h,逐步降至室温,得到黑色粉末,即为微晶石墨负极材料;
其中:所述催化剂为VIII族金属元素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氧化镁组成的共催化剂,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催化剂,氧化镁为助催化剂;共催化剂中,主催化剂与助催化剂重量比例为3:1;加入的共催化剂的用量为整个固体混合物重量的0.1%~1.5%;共催化剂具体为NiO-MgO、CoO-MgO、FeO-MgO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粉碎处理采用气流粉碎,具体采用气流粉碎机,能同时实现正常气流粉碎、分级去微粉和底部颗粒、过筛、磁选,气流粉碎机的粉碎压力为0.1~1.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然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步骤S3 所采用的密封搅拌反应釜为不锈钢反应釜,内部带内衬且外部带夹套,内衬为抗腐蚀的特氟龙材料,外部夹套通冷却水,进水温度为常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然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两者的混合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然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的强氧化性酸为硝酸,或者硝酸与盐酸的混合物、或者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物、或者硝酸与硫酸的混合物。
6.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微晶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由粒径D50为1μm的一次颗粒堆积组成,石墨化度90%以上,其碳含量在99.9%以上。
7.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制备方法在锂离子电池制备中的应用。
8.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制得的微晶石墨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30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