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1457.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韶华;涂启龙;林建喜;张志祥;张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实 混凝土 堆石坝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坝面成型;S2毛块石上坝入仓;S3自密实混凝土泵送上坝:步骤S4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入仓。本发明通过对堆石方式、石材粒径控制、混凝土水胶比控制、灌浆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使得整个施工整个过程中无需添加灌浆管即可完成混凝土的自密实填充,过程中无论是运输、堆石还是浇灌,都可以通过机械设备完成,且少了灌浆管的插布和对灌浆管的精准浇筑,堆石体内混凝土的流动率高、扩散快,大幅度提高堆石坝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石坝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堆石坝是土石坝的一种,其为主体采用石料填筑,配以防渗体建成的坝。由于堆石坝具有可以就地取材、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抵御高烈度地震的能力强等优点,堆石坝的建设和筑坝技术得以快速发展。
现有技术中有几种建筑土石坝的方法:1)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建筑混凝土大坝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建筑具有较大混凝土防渗体的坝体结构;2)采用复合面板材料制成的面板及其防渗体施工方法,该土石坝采用一种复合材料代替混凝土制成面板,其复合材料面板施工工序复杂,需要设计防渗体协助防渗,工期长且防渗能力很难保证;3)由玻纤砂浆层和玻璃钢层组成的防渗面板及其施工方法,该防渗板本质也属于一种复合材料面板,其施工条件要求较高,施工复杂。
授权公告号为CN1238609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堆石混凝土大坝施工方法,涉及一种采用流动性好且抗材料分离性强的混凝土材料、借鉴压浆混凝土施工工艺并与堆石坝施工技术结合运用于大坝施工的工艺方法。本发明采用不经筛分或初步筛分的堆石,利用堆石坝的施工方式将粗骨料直接入仓,并在需要形成混凝土的部位预埋灌浆管;然后将用于充填的混凝土通过预埋灌浆管填充到堆石的空隙中,形成堆石混凝土部分坝体或整个坝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虽然具备了堆石坝施工速度较快的优点,但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分布灌浆管,对于施工的限制较多,主要表现为:1、难以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快速堆石;2、灌浆管的深浅位置和分布密度需要严格要求,否则可能出现中层砂浆分布量少、底层扩散均匀度差等问题;3、灌浆依托于灌浆管,灌浆速度受限;以上问题均将导致整个施工过程效率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 达到大幅度提高堆石坝施工效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坝面成型,采用面石砌筑或模板搭建成型坝面外部轮廓;
S2 毛块石上坝入仓,将毛石送入已凿毛的基础面,并采用反铲挖掘机摆石形成自然堆石体;仓内的块石体积的分布为下大上小,中大外小, 入仓前要对毛块石料预处理,其最小粒径不小于30cm;
S3 自密实混凝土泵送上坝:其中自密实混凝土的水与凝胶材料的水胶比控制在0.65~0.68的范围;
S4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入仓,将上坝后的混凝土浇筑至堆石体,在浇筑过程中浇筑点应均匀布置,其间距小于3m;必须填满上一浇筑点后方可移至下一浇筑点,浇筑顺序应按单向顺序,不可往复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