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1457.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韶华;涂启龙;林建喜;张志祥;张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6 | 分类号: | E02B7/06;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实 混凝土 堆石坝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 坝面(3)成型,采用面石砌筑或模板搭建成型坝面(3)外部轮廓;在坝面顶部之间或坝面与山体之间架设支架(4),支架(4)上吊设冲灌袋(5),冲灌袋(5)的底部贯通,且冲灌袋(5)的袋面开设多个孔,且袋面的下半部的孔的孔径大于上半部的孔的孔径,下半部孔的总面积大于上半部孔的总面积;冲灌袋(5)的顶部具备冲灌口;
步骤S2 毛块石上坝入仓,将毛块石送入已凿毛的基础面,并采用反铲挖掘机摆石形成自然堆石体(1);仓内的块石体积的分布为下大上小,中大外小, 入仓前要对毛块石料预处理,其最小粒径不小于30cm;摆石形成自然堆石体同时也自然的将冲灌袋(5)覆盖,以留下冲灌口和顶部的部分冲灌袋(5);
步骤S3 自密实混凝土(2)泵送上坝:其中自密实混凝土(2)的水与凝胶材料的水胶比控制在0.65~0.68的范围;
步骤S4自密实混凝土(2)的浇筑入仓,将上坝后的混凝土浇筑至堆石体(1),在浇筑过程中浇筑点应均匀布置,其间距小于3m;必须填满上一浇筑点后方可移至下一浇筑点,浇筑顺序应按单向顺序,不可往复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入仓时,冲灌袋(5)的位置应位于自密实混凝土的按浇筑顺序的相邻的两个浇筑点(6)之间,且相邻冲灌袋(5)之间至少间隔两个浇筑点(6),待自密实混凝土完成冲灌袋(5)下游的浇筑点(6)的浇筑之后,通过冲灌口向冲灌袋(5)内压送混凝土,以加强中下部的混凝土的密实度;
步骤S5 缝面冲毛浇筑;
步骤S6性能观测,测堆石混凝土容重、孔隙率和密实度,根据检测结果控制下一层的堆石疏密和自密实混凝土(2)的各用量配比;待混凝土硬化后,割除堆石混凝土顶层以上的冲灌袋(5);
步骤S7 养护;堆石混凝土浇筑完毕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在炎热、干燥气候情况下应提前洒水,高温季节,为加速混凝土表面散热,设置自流水管形成水套养护;
步骤S8 重复步骤1-7,直至坝体完全施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面石砌筑成型坝面(3)外部轮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在基础面预铺厚度为a的砂浆,并逐一砌面石形成坝面(3)外部轮廓,水平相邻的面石之间的平均间隔为b,其中a=(1.3~1.7)b,面石安砌后有一定下沉,并应用铁锤敲击、摇动,使座浆溢出、确保密实;对面石之间的竖缝砂浆人工捣插,常用工具有钢筋捣插棒、竹片捣插棒或捣插钢板;
步骤S1.2一层砌筑完成后,以完成层顶面为基础继续预铺厚度为a的砂浆,以同样方法砌筑上层,直至坝体当前施工层设定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毛块石入仓前需对基础面表面处理,将基础面的表面凿毛冲洗,处理干净后自然风干;毛块石入仓过程应控制对基础仓产生的冲击力,以免对建筑物造成早期损伤;所述步骤S3中,采用输送设备将配置好的自密实混凝土(2)输送至坝面(3)顶部,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或者压力泵泵送,垂直运输采用压力泵泵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允许使用少量片石但其重量不得超过堆石料总重的10%;堆石料应选用当地弱风化新鲜灰岩料,其饱和抗压强度(Rs)不得小于40MPa,入仓前应清洗干净,含泥量不得大于0.5%,不允许含有泥块;基础仓及上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方可进行毛块石入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堆石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拌和自密实混凝土(2)采用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自密实混凝土(2)拌和时要按照顺序上料,首先将称量好的骨料和胶凝材料分别投入搅拌机进行干拌30s,再加入水和外加剂继续搅拌60s,其中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和抗离析剂;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粉煤灰,凝胶材料为30kg时,水泥用量在10kg~20kg范围内调整;粉煤灰用量在20~10kg范围内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4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