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抑制熊蜂群体内的工蜂产卵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1209.7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9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杜亚丽;刘玉玲;牛庆生;牛犇;王振伟;王志;龙登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27/00 | 分类号: | A01N27/00;A01P23/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32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抑制 熊蜂 群体 工蜂 产卵 抑制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熊蜂群体内的工蜂产卵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抑制剂包括二十三烷、二十五烷以及二十七烷中的至少一种。该抑制剂的成分属于熊蜂蜂王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其能够有效地抑制熊蜂群体内的工蜂产卵行为,对延长熊蜂的繁育周期,提高蜂群利用率具有显著效果,成本低,性价比高,易于熊蜂工厂化繁育中的实际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繁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抑制熊蜂群体内的工蜂产卵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迅猛发展,特别是一些高端农产品的生产。目前,我国各类设施面积已突破400万公顷,其中,需要授粉的茄果类、瓜果类和水果类等果菜占50%以上,从生产面积上看,我国是世界设施园艺生产的第一大国,但我国不是设施园艺生产的强国,如荷兰、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的设施番茄、黄瓜等,平均年产量为40000kg/667m2左右,个别甚至高达50000kg/667m2以上,而我国设施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日光温室的平均产量仅为他们的1/3左右,而且,果实品质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除了作物品种选育相对落后和冬冷夏热的气候因素外,配套技术研究比较薄弱是我国设施产量低下、年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农作物授粉配套技术研究也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战略发展需求之一。
熊蜂为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总科(Apoidea)熊蜂属(Bombus)的昆虫。相比较蜜蜂而言,熊蜂具有吻长、飞行声震大、花粉采集能力强、耐低温和高湿环境和趋光性差等优点,是公认的温室授粉最理想的昆虫。
熊蜂是温室(大棚)作物理想的授粉昆虫,因为熊蜂全身密布绒毛,易于粘附花粉,有利于作物授粉;熊蜂有较长的口器(吻),便于采集深花管作物;熊蜂个体大,体魄强壮,具有旺盛的采集力;熊蜂能抵抗的恶劣的环境,对温室内低温、低光和高湿适应力强;熊蜂的信息交流系统不发达,能专心地在温室(大棚)作物上采集授粉,很少飞撞棚或从通气孔飞出去。室内工厂化繁育的熊蜂群,熊蜂是多种大棚座果类作物,特别是草莓、番茄、甜椒、甜瓜、茄子、西瓜等瓜果蔬菜的理想授粉者,尤其为番茄授粉效果非常显著。应用熊蜂为这些作物授粉,不但可以节省劳力、提高产量,而且改善果菜品质,减少畸形果菜的比率,解决化学污染,是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欧美等发达国上世纪便开始驯化熊蜂并利用熊蜂为设施作物进行授粉,我国熊蜂驯化繁育进程进步晚,现在已完成熊蜂的工厂化繁育,但在繁育进程中仍存在较多环节的不足。
为了诱导和加快熊蜂蜂王的繁殖效率,通常是设计出符合熊蜂生物学特性,不影响熊蜂正常发育的生长条件,然后进行人工繁育,从单头蜂王繁育成商品群70-80天时间,再将含有蜂王1头和工蜂数十头或更多的蜂群作为授粉蜂群。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提前70-80天预定,才能及时生产商品化授粉熊蜂,在此过程中还极易出现产品育成时间与巅峰的蜂群授粉应用时间不吻合的现象,即使有效授粉,也仅有一月左右,之后就需要更换新的授粉熊蜂蜂群,因此,如何延长熊蜂蜂群的有效授粉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抑制熊蜂群体内的工蜂产卵的抑制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抑制熊蜂群体内的工蜂产卵的抑制剂,该抑制剂包括二十三烷、二十五烷以及二十七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未经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1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