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0041.8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防城港市绿华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38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姜黄 酮类 化合物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南姜预处理、微波提取、酶解处理、超临界CO2萃取、真空浓缩、真空冷冻干燥步骤,得到所述南姜黄酮类化合物。本申请创造性采用微波、酶解、超临界CO2萃取的方式进行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微波处理后进行酶解,使得黄酮类化合物更好的溶出,提高黄酮提取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超临界CO2萃取后无有机溶剂残留,保证了产品100%纯天然,获得了更高纯度的黄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南姜(Alpiniagalanga(Linn.)Willd.)又称为芦苇姜、红豆蔻、大高良姜,是姜科植物,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亚洲热带地区广布。在潮州菜中,南姜是卤水钵必不可少的配料,甚至可以说,有无南姜,是潮州卤水和外地卤水的最主要区别。南姜果实与根茎可供药用,近年研究发现其根茎中含有多种芳香油、类黄酮、矿物质、醣类等物质,对肌肤具有振奋、活化与抗自由基等多重特性。
南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经;味辛、性温,具强烈辛辣气味。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有温脾胃、祛风寒、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南姜根茎含有芦苇姜素(Galangin)、山柰素(Kaempferide)、擗皮素(Quercetin)及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8-Cineole)和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芦苇姜的辛辣成分为芦苇姜酚(Galango1)。风麾全世界的著名汉药二天油、驱风油、清凉油、万金油相信大家都用过,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药油的最主要原料是芦苇姜素,而这种芦苇姜素提取自中药材芦苇姜,也就是南姜。
南姜是潮州菜中最重要的调味品原料之一,是姜科植物良姜,属大高良姜之块状根茎,为药食两用的植物,潮州卤水是潮州菜的精髓,而南姜是保证潮州菜卤水新鲜和特有香味的必备品,因为南姜里面含有大量的黄酮醇。黄酮类化合物中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很多,这些化合物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如能降低血管的脆性,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治老年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心绞痛、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许多黄酮类成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及抗菌的活性,同时具有护肝、解肝毒、抗真菌、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抗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目前,虽然关于南姜提取的的公开文献有一些,但是少之又少,例如:
1、文献《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黄俊生、付兴平,保鲜与加工,2017-07-10),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研究其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分离特性,选择FL-1、FL-2、FL-3、AB-8四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最佳树脂,并对其动力学曲线和静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FL-3树脂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当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314mg/mL,pH=4,上样液流速为1mL/min时,FL-3树脂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吸附量最大;以pH=5的80%乙醇为洗脱剂,洗脱液流速为1.5mL/min时,解吸效果最好,达93.2%;经纯化后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纯度为40.3%,达到良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2、文献《南姜表皮花青素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黄俊生,中国中药杂志,2012-01-15),利用大孔树脂纯化后的南姜表皮花青素,在模拟人体胃液(pH3.0,温度为37℃)条件下,测试其清除亚硝酸钠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并与维生素C(Vit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花青素对亚硝酸钠的最大清除率可达87.14%,是VitC清除能力的1.6倍;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最大达94.82%,是VitC阻断能力的8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绿华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防城港市绿华源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00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