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象预测图的生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其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9330.6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0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熊文轩;王磊;何兴有;周舒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10 | 分类号: | G01W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象 预测 生成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及其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气象预测图的生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其可读存储介质,气象预测图的生成方法包括:从全球天气预报系统发布的数据中获取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数据,根据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数据生成气象数据统计表;根据气象数据统计表中记录的数据生成区域气象预测图;其中,气象数据统计表中包括多个坐标的经纬度信息和对应坐标的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值。该方案以全球天气预报系统(GFS)播报的数据作为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数据的预测基础的,而由于全球天气预报系统(GFS)发布的数据范围更广,且数据更新频率更快,因而本方案基于GFS发布的数据而生成的气象预测图可以提高气象预测及时性,扩大气象预测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象数据预测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气象预测图的生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其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气象预报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共同产物。从气象预报的诞生到其获得长足进步的今天,人类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过程,随着长期的经验积累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不断完善大气科学理论体系的同时,气象预报也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
现如今,主要通过各种气象参数和卫星云图相结合来进行天气预报,其中气象参数的预测是通过地面观测、高空观测、海洋观测、雷达观测等,获得接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风速、气压、湿度、温度等气象的参数。而卫星云图主要是通过气象卫星在宇宙中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像,再经过后期的电脑处理得到。虽然气象卫星大多数都能做到每半个小时回传至地面站一张卫星云图,但地面观测、高空观测、海洋观测、雷达观测等,观测得到的数据上传至国家天气预报中心大约需要耗费24小时,从而导致气象预报的更新频率慢。
现有技术中的气象卫星,如风云2号与向日葵8号气象卫星均为同步卫星,简单理解为上述两种卫星都是盯着一个地方看的卫星,所以上述两种卫星仅能获取到同一地方的监控图像,从而通过上述两种气象卫星预测天气时,监测区域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气象预测图的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象预测图的生成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
从全球天气预报系统发布的数据中获取全球的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数据,根据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数据生成气象数据统计表;
根据所述气象数据统计表中记录的数据生成区域气象预测图;
其中,所述气象数据统计表中包括多个坐标的经纬度信息和对应坐标的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气象预测图的生成方法,先从全球预报系统(GFS)发布的数据中获取到我们需要的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数据,然后根据获取的一种或多种气象参数数据生成气象数据统计表,以便能够获取全球不同地区的温度、风向、风速、地面气压、湿度等参数的数据。具体地,在获取数据时,既可从全球预报系统(GFS)发布的数据中只下载我们想要的数据,而不下载多余的数据,这样在后期处理时,便不用进行数据筛选。当然,也可将全球预报系统(GFS)发布的数据都先下载下来,并在生成气象数据统计表之前在挑选出我们想要的数据,而去掉我们不需要的数据,以便能够降低后期数据处理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星时代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9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