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中继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6593.1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余宗华;李文龙;袁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中继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异频无线中继的方法,在中继装置中设置下行处理单元、监控单元,包括:所述下行处理单元接收来自基站(CAP)的第一射频信号RF1,并变换到中频信号;再将中频信号变换到第二射频信号RF2,并发射给用户终端(STA);所述监控单元,接收来自基站(CAP)的第五射频信号RF5,并将该RF5信号变换到中频信号;对该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获取中继需要的工作频率和信号带宽;根据所述工作频率和信号带宽指示设置第二射频信号RF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线中继方法及装置,可以改变工作频段即支持同频和异频中继操作,低时延特性、抗干扰性、工作模式简单,并具备一定的多频段mesh功能。本发明中的发射和接收通道不是采用常规的LNA和PA实现,而是增加了射频收发机,为中继装置工作在跟基站同频和异频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中继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简称NGB)作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是引领和支撑三网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NGB无线系统(NGB-Wireless,简称NGB-W)需要结合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技术和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优势,为了满足用户的综合业务需求,NGB-W应提供单向广播、数据推送、双向互动和宽带双向接入等网络服务。
为了满足NGB-W的各种业务需求,需要NGB-W无线网络具备高效的传输技术,比如:支持多种工作频段、不小于100公里的单频组网半径、抗干扰能力等各项关键技术。如果采用传统的单塔覆盖方式,对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及塔高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必然造成设备成本及复杂性的增加和可靠性的降低,因此一种低成本、简单可靠的中继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为了支持各种业务,还需要NGB-W网络覆盖不同的地域场景,比如:公共场所、建筑物深室内、民航、铁路、公路等,针对这种具有大范围移动性的传统无线广播电视业务覆盖盲区,一种低成本、简单可靠的中继装置能很好的满足NGB-W网络的覆盖率。
另外,在满足NGB-W网络覆盖率的同时,针对双向交互业务、移动互联网接入业务、紧急物联网业务、以及一些跨行业业务,比如城市交通、铁路等对延时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还需要整个NGB-W网络具备低时延的特性。另外,目前的无线通信系统比如LTE系统中,不管是转发器Repeater还是中继器relay,都不能同时兼顾同频和异频工作、并满足低时延的要求,LTE转发器repeater和LTE中继器relay的原理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时延、支持同频和异频工作的无线中继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线中继装置,包括下行处理单元、上行处理单元和监控单元;所述下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基站CAP的第一射频信号,并变换到中频信号;将中频信号变换到第二射频信号,并发射给用户终端STA;所述上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终端STA的第三射频信号,并变换到中频信号;将中频信号变换到第四射频信号,并发射给基站CAP;所述监控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终端STA的射频信号,并变换到中频信号;对该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获取中继需要的工作频率和信号带宽;根据工作频率和信号带宽指示设置射频信号的参数值。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异频无线中继的方法,在中继装置中设置下行处理单元、监控单元,包括:
所述下行处理单元接收来自基站(CAP)的第一射频信号RF1,并变换到中频信号;再将所述中频信号变换到第二射频信号RF2,并发射给用户终端(STA);
所述监控单元,接收来自基站(CAP)的第五射频信号RF5,并将该RF5信号变换到中频信号;所述协议解析模块对该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获取中继需要的工作频率和信号带宽;
根据所述工作频率和信号带宽指示设置所述第二射频信号RF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6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