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1985.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波;曾维薇;杨维涛;徐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9/51;A61K47/24;A61K47/04;A61K47/32;A61K47/42;A61K4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聚集 诱导 发光 特性 声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声敏剂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团分子,外壳为亲水性物质;声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团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之后加入亲水性物质,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2)将混合溶液加入至水中,之后搅拌以形成核壳结构,分离后得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声敏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声敏剂由于没有荧光猝灭效应,故在声动力治疗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多的单线态氧抑制肿瘤生长;由于AIE分子本身的特性,可以引入荧光导航介入治疗;同时,AIE分子种类繁多,故可以扩充声敏剂的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以及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高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可以对恶性肿瘤进行有效治疗的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而近年来微无创治疗手段光动力治疗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光在组织中衰减得非常快,且不能穿透深层组织,故深层组织中积累的光敏剂不能被充分激发产生足够的活性氧来杀死肿瘤细胞。
在光动力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声动力治疗,因超声波具有组织穿透性能较好的优势,作为一种具有前景的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受到人们关注。声动力治疗可以通过超声波激活富集在深部肿瘤组织周围的声敏剂产生活性氧而致使肿瘤细胞凋亡或坏死。
现有的声敏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高质量的无机声敏剂制备工艺往往比较复杂,并且无机声敏剂大多在体内不易降解,存在长期毒性的劣势。相比起无机声敏剂,有机声敏剂与生物组织的生物相容性相对较好。但现在的大部分有机声敏剂来源于光敏剂,包括卟啉及其衍生物。此外,提高光/声动力疗效的另一种方法是增加光/声敏剂的负荷,但有机分子的超载很容易导致光/声敏剂的猝灭,聚集引起的猝灭效应还会导致活性氧生成量的减少,成为目前声敏剂面临的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声敏剂可应用在声动力治疗中,利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材料的解决传统声敏剂因聚集而导致荧光猝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声敏剂,该声敏剂具有核壳结构,内核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团分子,外壳为亲水性物质。亲水性物质为荧光团分子提供亲水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团分子(AIE分子)包括TTMN、MeTTMN或MeOTTMN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其化学式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的亲水性物质包括双亲性聚乙二醇、二氧化硅、聚苯乙烯或蛋白质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亲性聚乙二醇包括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或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5000中的一种。
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声敏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团分子溶于有机溶剂中,之后加入亲水性物质,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
2)将混合溶液加入至水中,之后搅拌以形成核壳结构,分离后得到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声敏剂。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每1mL有机溶剂中加入0.1-1mg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团分子以及2-10mg亲水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1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