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9475.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梅亚泽;陈小虎;朱宝昌;赵传波;周晓静;朱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5/02 | 分类号: | B65G2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邵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自动 上下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不同工位的上下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系统,包含固定轨,所述固定轨包含轨段一和轨段二,该种自动上下料系统还包含载具和用于搬运所述载具相对于所述固定轨移动的举升车;所述载具包含用于存放物料的载物框;所述举升车包含举升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自动对大批量货物进行工位上小料,全程人工参与度少,高效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物流领域,具体涉及不同工位的上下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个工业产品的生产,往往包含多个加工工序。每个加工工序都有独立的加工工位,产品物料在各个工位中流转。在传统加工方式中,往往依靠工人对物料进行人工搬运,将物料移动至下一加工位。但对于工序繁多、重量较大的货品来说,人工强度大,效率低。在这背景下,也有厂商使用自动化设备来进行物料的工位间转移。
如公开号为CN206154118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多工位自动同步上下料喷砂机,其包含多个喷砂工位,使用自动化设备如上下料机械手对物料进行工位之间的转移。又如公开号为CN201744909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磨抛机的上下料工位自动循坏机构,采用了旋转的方式来进行工位位置循环。这两种技术方案都采用了自动化设备达到了节约人工,提高效率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加工行业的发展,工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工序变换也越来越灵活多样。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很难满足长距离的工位上下料,也无法适应灵活多变的生产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自动对大批量货物进行工位上小料,全程人工参与度少,高效快捷。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自动上下料系统,包含固定轨,所述固定轨包含轨段一和轨段二,该种自动上下料系统还包含载具和用于搬运所述载具相对于所述固定轨移动的举升车;所述载具包含用于存放物料的载物框;所述举升车包含在举升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载具包含与所述载物框连接的行走轮和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载具的牵引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牵引结构包含安装在所述载物框一侧的套孔和安装在所述载物框另一侧的牵引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举升车包含车体,所述举升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举升装置包含举升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举升架上外凸设有对位柱,所述载具包含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供所述对位柱进入的对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车体上设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立架和安装在所述立架上且用于为所述举升车提供定位数据的感应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固定轨包含竖板,所述载具包含用于与所述竖板配合的对位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对位装置包含延伸架和两个连接在所述延伸架下方的对位片,两个所述对位片之间存在供所述竖板进入的对位缝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对位片 包含竖延部和位于所述竖延部下方的外斜部,两个所述外斜部之间的间隙按向上方向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每个所述载具均至少设有两个对位装置,两个所述对位装置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载具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轨段一和所述轨段二之间设有安装在所述固定轨上的中限位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中限位装置包含铰接座、安装在所述铰接座上的铰接轴和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轴上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包含一侧的下压部和另一侧的上扬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固定轨上设有与所述对位装置配合使用的前限位结构和后限位片,所述前限位结构位于所述轨段一的前段,所述后限位片位于所述轨段二的后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