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卧式数控铣床零件夹持件及其夹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8442.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胡颖晓;王绍江;杨玲;李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卧式 数控 铣床 零件 夹持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卧式数控铣床零件夹持件,包括本体,本体由呈一体结构的卡口部和固定部构成;固定部内设有至少两个不相通的竖直通孔,通孔内均安置有螺钉;固定部还设有定位机构。具体夹持方法为,S1:将零件安装在工装底座上;S2:在零件轮廓周围预安装夹持件,对其夹持件定位;S3:根据定位情况钻孔;S4:安装紧固夹持件;S5:铣断零件的工艺凸台,零件自然脱落,被夹持件安全夹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卧式数控铣床零件夹持件,夹持件与零件之间存在间隙,不直接接触零件,避免零件变形的隐患和损伤零件表面的风险;便于观察,操作方便,提高零件加工效率;夹持方法更为简单,制造与使用成本都非常低廉,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卧式数控铣床零件夹持件及其夹持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大型飞机结构件数控加工完成后,通常都会在零件轮廓一周留下许多单个的工艺凸台,这些工艺凸台一般由后续钳工锯断并打磨圆滑零件,钳工工作量大、效率低,且碰伤零件的风险高。随着飞机产量增加,钳工下断工艺凸台这种效率低、风险高的手工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就需要在数控加工最后将工艺凸台在机床上铣掉,减少后续钳工工作量,降低碰伤零件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要在数控机床上铣断工艺凸台,就必须考虑工艺凸台铣断后零件的固持问题。在立式机床上可采用在零件上轻搭少量压板来解决。但在卧式机床上要解决此问题就相对比较复杂,因为零件是“挂”在卧式机床工作台上加工的,工艺凸台铣断后零件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坠落下来。
目前,卧式机床工艺凸台铣断后所采用的夹持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搭压板
具体做法是,装夹零件前在工装上均匀设置数个与腹板一一对应的垫块,垫块高度要与对应腹板到工装定位面的距离保持一致,装上零件后,再从零件腹板上面搭压板。当工艺凸台被全部铣断后,零件就被紧紧地压在垫块上。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1、对垫块与腹板的协调一致性要求高,当垫块和零件的制造误差累积较大时,就可能因把零件顶起或压沉而出现变形,带来一定的质量隐患。
2、搭压板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高,如果压点位置选择不合理也会把零件压变形,而出现加工风险。
3、压板下有异物时可能会压伤零件表面。
方法二:真空吸附
具体做法是,设计一套专用的真空吸附工装。当工艺凸台被全部铣断后,零件就被紧紧地吸附在工装上而不掉下来。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1、工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2、工装使用麻烦,装上零件后需要检查吸附状态,如果发现局部没吸紧,查找原因困难。
3、如果加工途中出现漏气或意外停气,零件就有可能发生意外。
目前就工艺凸台铣断后,还未能见有对零件完善的保护和处理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的卧式数控铣床零件夹持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夹持件在件对卧式数控铣床零件进行夹持的具体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卧式数控铣床零件夹持件,该夹持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呈一体结构的卡口部和固定部构成,所述卡口部下表面与固定部下表面为一个平面,使得本体能够平整的置于水平的工装底座上部;固定部内设有至少两个不相通的竖直通孔,通孔内均安置有与之大小相匹配的螺钉;所述固定部还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能够对夹持件在工装底座的位置进行定位,夹持件定位完成后,通过螺钉将本体固定在工装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8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法兰弯管自动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