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连续混炼挤出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7452.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69 | 分类号: | B29C48/69;B29C48/27;B29C48/96;B29B7/22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王威钦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连续 混炼 挤出 装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连续混炼挤出装备,包括密炼机组及挤出机组,密炼机组包括密炼机马达、与密炼机马达相连的减速机、与减速机输出轴相连的密炼机转子,密炼机转子设置在密炼室内,密炼室的末端通过料斗与挤出机的进料口相连,挤出机内的螺杆通过挤出机马达、减速机驱动,沿螺杆输送物料方向挤出机的末端设置换网器;密炼机转子包括转子体,转子体上设有至少两组错位设置的螺旋凸棱,每组螺旋凸棱上至少设有一个使物料产生强烈的拉伸、折叠、返混的凹槽;其换网器上还设有自动报警机构。本发明当某个滤网堵塞时能自动报警,能避免误报后的误操作。其密炼机组部分对料流具有切割的作用,可扰乱混炼腔内料流的流动,有利于物料组分的均化和热量的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连续混炼挤出装备。
背景技术
随着挤出加工技术的发展,对挤出加工机械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高聚合物塑化质量和混炼效果,降低机器的能耗,增加挤出产量,除对传统的螺杆挤出机加以改进外,许多新型结构的挤出机也相继问世。但如何能起到更好的混合效果以及换网器滤网如何更准确把握换网时机一直是业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挤出机经常出现换网器的滤网被堵塞的情况,而往往滤网被堵塞不能第一时间发现,使得不良品、废品数量增多,一些监控滤网堵塞的机构确实在市面上也有出现,但有时又不能第一时间确定是否为误报,因为在滤网堵塞后往往不会很快在产品上反映出来,所以在不确定是误报的情况下会出现操作换网,结果发现其实滤网还不需要更换。目前混炼机其转子对物料的混合作用、混合效果一般,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连续混炼挤出装备,当某个滤网堵塞时能自动报警,能避免误报后的误操作。其密炼机组部分对料流具有切割的作用,可扰乱混炼腔内料流的流动,有利于物料组分的均化和热量的传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高效连续混炼挤出装备,包括密炼机组及挤出机组,密炼机组包括密炼机马达、与密炼机马达相连的减速机、与减速机输出轴相连的密炼机转子,密炼机转子设置在密炼室内,密炼室的末端通过料斗与挤出机的进料口相连,挤出机内的螺杆通过挤出机马达、减速机驱动,沿螺杆输送物料方向挤出机的末端设置换网器;密炼机转子包括转子体,转子体上设有至少两组错位设置的螺旋凸棱,每组螺旋凸棱上至少设有一个使物料产生强烈的拉伸、折叠、返混的凹槽;
换网器包括换网器本体,换网器本体上设有与螺杆挤出机出口相连通的物料入口,换网器本体内设置两条与物料入口相连通的流道,沿熔体流动方向流道的末端为熔体物料出口,与流道垂直方向设有与流道相连通的滑道,滑道内滑动设置换网柱,换网柱的端部设有可供熔体流过的滤网和径向通道,通道与流道相连通,换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换网油缸的活塞杆上;与滑道平行方向设有与流道相连通的阻流通道,阻流通道内滑动设有用于换网时阻止其中一条流道内熔体流动的活塞,活塞固定连接在阻流缸的活塞杆上;流道内靠近物料出口处设有警报驱动块,警报驱动块通过弹簧连接在流道上,换网器本体上设置两个视窗,两个视窗分别位于两流道处,警报驱动块的上表面抵靠视窗设置,视窗的一侧设置摄像头,摄像头与电脑内的存储器电连接,存储器与电脑内的图像比对模块连接,图像比对模块与电脑内的执行模块连接,执行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报警电路的常开开关电连接。摄像头采用高速摄像头,高速摄像头短间歇连续拍照并传给电脑,电脑里预存警报驱动块正确位置的图像,每张传给电脑的照片与图像比对,有差别则发出指令使得报警电路的常开开关闭合,使得报警电路接通,以此触发警铃响动或报警灯闪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转子体上设有两组螺旋凸棱,第一组螺旋凸棱及第二组螺旋凸棱上分别设有一个凹槽且凹槽分别位于第一组螺旋凸棱及第二组螺旋凸棱的中部,第一组螺旋凸棱上的凹槽为矩形凹槽,第二组螺旋凸棱上的凹槽为U形凹槽。在面向物料流向的第一组螺旋凸棱上设置矩形凹槽,加强物料经过凹槽时的拉伸、折叠、返混作用,在第二组螺旋凸棱上设置减少剪切热的平滑U形凹槽,避免由于前面矩形凹槽及错位螺旋凸棱处两次拉伸、折叠、返混,如果第二组螺旋凸棱继续采用矩形凹槽,可能造成物料温度上升太多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