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无舵双体船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05264.7 | 申请日: | 201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凌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昕 |
| 主分类号: | B63H5/08 | 分类号: | B63H5/08;B63B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双体船 | ||
一种多用途无舵双体船舶,主要由双船体、扭力板、扭杆、电动机、轴、螺旋桨和蓄电池组成,通过转换三种不同螺旋桨,双体船可以在水面、泥涂、冰面、沼泽地上行驶,而且拉动扭杆,使双体船前后错位,起到调整方向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无舵双体船。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陆地地形囊括了全世界所有形状。如:山、海、丘陵、沼泽、沙漠、滩涂、冰地等,然而面对大自然带来的多种地形,人们能够利用的交通工具除了海面上的船只外,陆地上仅有汽车、动车这些硬着地设施,对沼泽、滩涂、冰结的水面,这些不能承载过重压力的特殊地形,目前还一筹莫展,暂时处于真空期。本发明设计的船舶就是用于解决这些特殊地形下,出现交通困难时的交通工具。
发明内容
用船体替代轮子,原理十分简单,船体的平面能够承担船上人和物的重量,利用平面分摊压强,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怎样在这特殊地面上行驶,却是一个难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在冰面、沼泽地、滩涂、水面设计一款能够通行的交通工具,行驶人能够驾驶本发明设计的产品后,在复杂的地面环境中可以畅通无阻。
本发明是由:双船体、扭力板、扭杆、电动机、轴、螺旋桨和蓄电池组成,其中双船体采用简单的舢板结构,在保证浮力的条件下,保持灵活优点;扭力板通过扭力螺栓固定在双船体船艏中间,在双船体错位时,左船或右船向前或向后;扭杆安装在双船体中间位置,扭杆的钢绳六角套通过钢绳连接扭杆船体固定块,然后通过固定块将扭杆绑定在双船体内侧的船舷上;动力罩内的水面螺旋桨、泥涂与冰面螺旋桨、沼泽地螺旋桨呈三角形排列,中间由换转齿轮控制,每个螺旋桨和换转齿轮各配置有电动机1、电动机2、电动机3、电动机4和轴;蓄电池供应能源。
所述双船体由二只相同的单个舢板船组成,长约3.5米,宽0.95米,高0.85米,船艏尖,船尾平,船与船间距0.10米。
所述扭杆由扭杆拉杆、扭杆螺栓、钢绳、扭杆船体固定块、扭杆六角轴、钢绳六角套组成,扭杆拉杆与扭杆六角轴合为一体,扭杆船体固定块连接钢绳,再由钢绳连接钢绳六角套。
所述动力罩直径0.91米,长1.05米,动力罩内安装电动机、轴和齿轮,动力罩与双船体为活扣连接。
所述电动机1的转子连接换转齿轮,通过换转齿轮控制三组螺旋桨。
所述电动机2的转子连接水面螺旋桨,螺旋桨形状为风叶式,有弧度,风叶直径0.35米。
所述电动机3的转子连接泥涂与冰面螺旋桨,螺旋桨形状为圆筒形,圆筒圆周均匀布置有凸线,凸线高0.03米。
所述电动机4的转子连接沼泽地螺旋桨,螺旋桨形状为圆筒形,圆筒圆周均匀安装凸板,凸板厚0.02米,凸出部份高0.06米。
所述所有电动机均选择直流机。
所述动力罩两端均装置有轴承,其中装置螺旋桨的三根轴按1200夹角分布。
所述装置螺旋桨的电动机配有从动轮。
所述蓄电池选择60伏20毫安铅酸型蓄电池,且蓄电池安放在船艏,平衡动力罩重量。
所述本发明无刹车装置,但通过电动机正反方向旋转,支持正反方向行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多用途无舵双体船,同一艘船装置有多种螺旋桨,通过转换不同桨叶,可以在冰面、水面、泥涂、沼泽地行驶,克服了软质地,脆弱地行驶困难,填补了人类难以在复杂地形上通行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结构俯视图。
图2是正视图。
图3是动力罩剖析侧视图。
图4是动力罩剖析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昕,未经凌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5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形可变换的厢式玩具车
- 下一篇:一种市政公路工程使用的移动式防穿护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