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is轨迹数据和卫星图像的航运信息挖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4103.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6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衍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范佳晨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保税物流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is 轨迹 数据 卫星 图像 航运 信息 挖掘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Ais轨迹数据和卫星图像的航运信息挖掘方法,包括:通过分布式并行化的机器学习对海上驻留点进行初步分析,采用卫星地图图像处理对所述海上驻留点进行筛选,得到最终船舶位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运信息挖掘方案,能够为航运从业者提供了关键信息,例如可用于港口位置挖掘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运关键位置挖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is轨迹数据和卫星图像的航运信息挖掘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港口关键位置挖掘技术,主要是基于卫星遥感影像(如灰度遥感图像、高分辨率遥感图像、SAR遥感图像等),通过海陆分割、港口轮廓提取、特征提取等步骤进行识别的。然而,该港口识别方法无法识别出偏僻或私人的小港口。
所以,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港口位置挖掘技术,为航运从业者提供精确的港口关键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is轨迹数据和卫星图像的航运信息挖掘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Ais轨迹数据和卫星图像的航运信息挖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0,通过分布式并行化的机器学习对海上驻留点进行初步分析;
S200,采用卫星地图图像处理对所述海上驻留点进行筛选,得到最终船舶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并行化的机器学习基于Spark大数据计算框架的网格聚类算法。
一实施例中,所述卫星地图图像处理处理的是卫星瓦片地图数据,通过所述卫星瓦片地图的颜色阈值判断驻留点是否靠岸。
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100之前,将Ais数据上传至分布式文件系统。
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S200之后,将筛选结果输出到分布式文件系统上,得到最终港口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S100包括:
S101,对全量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在映射阶段遍历所有数据记录,并按照相关字段初步对驻留点进行保留,所述字段包括速度、抛锚字段;
S102,对驻留点进行分析,通过经纬度位置精度确定网格大小,并划分网格;
S103,将每个驻留点的网格信息作为key,原始经纬度数据作为value,输出key,value二元组到下一个阶段。
一实施例中,所述S100还包括:
S104,对上一阶段的二元组key,value中的key相同的二元组进行合并,并对value进行统计,得到网格内的位置均值和位置数量;
S105,基于S104中的结果求出所有点的距离矩阵dis=[n,n],n为数据的个数,为大于等于0的自然数;
S106,如果e取值为3,所述距离矩阵dis的每一行中大于3的所有点个数的和若大于MinPts,则为1个类别;
S107,将所有类别进行重复检查,若有重复值则合并,直至没有重复;
S108,将同类别中的位置点按位置个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结果。
一实施例中,所述S200包括:
S201,对驻留点下载所属的卫星瓦片地图,当所述卫星瓦片地图格式为颜色为#a3ccff和#fcf9f2的二色图像时,来判断驻留点是否靠岸;
S202,对所述二色图像进行判断,去除只有单色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