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容器技术动态适应软硬件运行环境的软件部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0891.1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6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斌;王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容器 技术 动态 适应 软硬件 运行 环境 软件 部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器技术动态适应软硬件运行环境的软件部署方法,首先针对软件发布过程进行一次性改造,使其能通过目前的DevOps等自动化构建环境,基于容器技术,可自动的构建出多种软硬件兼容的容器镜像包,并通过特定的文件仓库进行存放,该过程除前期需要人为进行一些简单设定外,后续根据设定内容自动化运行,减少人为干预导致的各类问题;其次,通过部署过程可以看到,部署人员只需要唤起自动化部署模块,即可通过所述自动化部署模块进行后续的自动化部署过程,整个部署过程除执行命令唤起部署模块外,正常情况不需要额外的人为干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容器技术动态适应软硬件运行环境的软件部署方法,属于软件部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单应用越来越多的需要在多种场景和环境下工作,例如Web PC端、移动端的App、小程序等等,而针对PC端,随着Arm处理器低功耗、多并发等优点在云计算普及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厂家在将自己的产品或应用部署到Arm架构的系统中;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如何快速便捷地管理和让应用在兼容对应硬件环境的情况下,快速建立依赖环境并正常运行,现有措施往往是人工手动处理,效率低下且易出错;如图1所示,传统模式下,软件部署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部署人员需要将某个应用部署到特定软硬件环境内时,首先需要人工判断该环境的软件环境信息(例如操作系统等)和硬件环境信息(例如处理器架构:x86或arm等),该过程需要人为干预;
步骤2:部署人员需要基于获取到的环境信息(例如操作系统+处理器架构等),获取或制作对应的软件安装包,该过程也需要人为干预;
步骤3:部署人员需要手动安装软件包依赖的运行环境,以及手动完成该软件包本身的安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在不同架构的运行环境下(x86,Arm等),软件部署的人力成本较高,软件部署需要考虑到软件(如操作系统等)、硬件(如处理器架构:x86/Arm等)等各种环境兼容性的问题,克服部署过程相对比较繁琐且容易出错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容器技术动态适应软硬件运行环境的软件部署方法。
其中涉及到的容器技术可以认为是一种操作系统级别的虚拟化。起初衷是为了减少Hypervisor(虚拟机监视器)技术为代表的虚拟化技术所带来的性能开销,可以在更细的粒度上利用机器资源。
本发明中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镜像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或Windows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容器技术动态适应软硬件运行环境的软件部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首先准备需要发布的软件包,并确定所要发布软件包的基础镜像;
步骤102)其次准备不同软硬件组合特征值列表;
步骤103)分别根据上述步骤102)中的特征值,获取对应的容器基础镜像及运行环境,与上述步骤101)中的软件包进行组合打包成独立的容器镜像文件——容器镜像包;
步骤104)将每个特征值对应制作出的容器镜像包发布,发布到版本容器仓库;
步骤201)通过部署模块实现自动化脚本命令自动判断当前部署环境的软硬件条件,获取特征值;
步骤202)部署模块通过上述步骤201)中的特征值,到上述步骤104)中的版本容器仓库中查询是否有匹配该特征值的容器镜像包;
步骤203)查询到后下载所述容器镜像包到该部署环境;
步骤204)执行部署命令,完成部署。
步骤103)的实现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