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剪力墙预制件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0680.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2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马荣全;和超;孙伯禹;赵卫;王洪强;张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C2/06;E04C2/36;E04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田恩涛;柯宏达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剪力 预制件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叠合剪力墙预制件,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阻挡装置以及成型钢筋笼。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由混凝土浇筑形成;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平行间隔设置以形成空腔。阻挡装置贴合着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的内侧面设置,并与混凝土结合形成整体。成型钢筋笼设置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成型钢筋笼的一侧埋入第一墙体,另一侧埋入第二墙体。本公开的叠合剪力墙预制件保证了构件吊装过程中构件的完整性,结构稳定且在震动过程中依然保持结构稳定不变形,不容易开裂或损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筑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剪力墙预制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使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叠合剪力墙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预制构件。与相同尺寸的实心墙相比,叠合剪力墙自重更轻。由此也可以在工地用较低承载力的起重机安装半成品。此外,与实心混凝土预制构件相比,将叠合剪力墙运输至工地的运输成本更低。因此,叠合剪力墙被广泛用作承重墙预制件。
但是,现有的叠合剪力墙的第一面墙体和第二面墙体之间依靠桁架筋或普通钢筋连接,在运输和吊装的过程中容易开裂或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叠合剪力墙预制件及其生产工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叠合剪力墙预制件,包括:
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由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平行间隔设置以形成空腔;
阻挡装置,贴合着所述第一墙体和/或所述第二墙体的内侧面设置,并与混凝土结合形成整体;以及
成型钢筋笼,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所述成型钢筋笼的一侧埋入所述第一墙体,另一侧埋入所述第二墙体。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阻挡装置为沿一平面延展的片状部件或中空的壳体状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阻挡装置采用快易收口网。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成型钢筋笼包括:
第一钢筋网片,埋设在所述第一墙体内;
第二钢筋网片,埋设在所述第二墙体内;以及
梯子筋,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所述梯子筋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和所述第二钢筋网片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梯子筋包括:
两根平行设置的骨架钢筋,所述骨架钢筋位于所述空腔内并贴合着所述阻挡装置或混凝土的内侧设置;以及
多根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垂直于所述骨架钢筋并分别与每根骨架钢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出到所述骨架钢筋的外侧与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和所述第二钢筋网片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形成弯钩。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梯子筋设有多个,所述骨架钢筋沿墙体的纵向或横向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的对应位置设有门窗洞口;所述门窗洞口的四周边缘浇筑有与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形成一体的洞口边缘混凝土;所述阻挡装置贴合着所述洞口边缘混凝土的内侧设置,并与混凝土结合形成整体。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成型钢筋笼还包括第三钢筋网片,所述第三钢筋网片埋设在所述洞口边缘混凝土内。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如上所述的叠合剪力墙预制件的生产工艺,包括:
制作形成成型钢筋笼并与阻挡装置连接形成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6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