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器数据电平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4339.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6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周本军;黄雨新;禹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R1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何君苹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器 数据 电平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器数据电平检测系统,包括激光驱动器、激光器、电流镜、交流耦合单元、直流耦合单元、“1”电平检测电路和“0”电平检测电路,所述激光驱动器与所述激光器电连接,所述激光器包括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耦合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交流耦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1”电平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0”电平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均电连接,所述激光接收器通过所述电流镜与所述直流耦合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直流耦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1”电平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0”电平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均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平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器数据电平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光模块设计中,消光比是衡量光发射部分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如果消光比过小,将导致光接收灵敏度差,如果消光比过大,则会劣化光发射眼图,也会影响光接收灵敏度,因此消光比必须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光接收灵敏度才能达到最佳。
现有的稳定消光比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一些温度补偿技术,这些补偿方法灵活性差,均离不开温度采集等环节,在温度采集后进行补偿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设备、仪器等,且需根据温度区间确定需要的补偿数值,然后利用查找表或电位器的方式进行补偿,不利于光模块的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调节激光器消光比的激光器数据电平检测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器数据电平检测系统,包括电连接的激光驱动器、激光器、电流镜、交流耦合单元、直流耦合单元、“1”电平检测电路和“0”电平检测电路,所述激光器包括激光发生器和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器用于产生并输出PD电流;所述激光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耦合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交流耦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1”电平检测电路的一输入端和所述“0”电平检测电路的一输入端均电连接,所述交流耦合单元用于提取PD电流的交流分量并送入所述“1”电平检测电路和“0”电平检测电路;所述激光接收器还通过所述电流镜与所述直流耦合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直流耦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1”电平检测电路的另一输入端和“0”电平检测电路的另一输入端均电连接,所述电流镜用于等比例复制PD电流后由所述直流耦合单元提取PD电流的直流分量并送入“1”电平检测电路和“0”电平检测电路,所述“1”电平检测电路用于检测PD电流中数据“1”与直流分量间的电势差并得出数据“1”对应的电平,“0”电平检测电路用于检测PD电流中数据“0”与直流分量间的电势差并得数据“0”对应的电平值。
进一步的,所述“1”电平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二极管D2、电阻R1和电阻R0,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交流耦合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0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电连接在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容C1之间,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在所述电容C1与所述电阻R0之间,所述直流耦合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在所述电容C1与所述电阻R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4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解制氧用水的复合吸附过滤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