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模块化细粒度同步设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1197.8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4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侯斌魁;黄志高;周华民;王云明;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Q10/06;G06Q10/10;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孔娜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模块化 细粒度 同步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模具模块化细粒度同步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新模设计时,建立制品模型的有向包围盒,求出该有向包围盒中面积最大的表面,并以该表面的表面法矢作为模具主脱模方向;
S2识别模具主脱模方向下制品模型的N个侧凹特征,并用表面可视性,将除N个侧凹特征之外的剩余表面中的可视面和中性面划分为型腔区域,不可视面划分为型芯区域;
S3将每个侧凹特征划分为一个设计任务子模块,得到N个子设计任务T1、T2、…、TN,将型腔区域和型芯区域划分至同一设计任务子模块,得到子设计任务TN+1,其中,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S4从细粒度历史设计数据库中分别为子设计任务Ti分配综合匹配度最高的设计专家Ei,并推送相关设计资源,设计专家Ei根据推送的相关设计资源完成对应子设计任务Ti的设计,从而实现模具模块化细粒度同步设计,其中,i=1,2,…,N,N+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计算子设计任务Ti与细粒度历史设计数据库中每条记录间的任务相似度,并将所获取的所有任务相似度按降序排序;
S42取排序后的前30%的记录作为子设计任务Ti对应的集合Si;
S43计算集合Si中各元素的设计专家与子设计任务Ti的综合匹配度,将设计任务Ti分配至与其综合匹配度最高的设计专家Ei,并推送相关设计资源;
S44设计专家Ei根据推送的相关设计资源完成对应子设计任务Ti的设计;
S45重复步骤S41~步骤S44,直至完成所有子设计任务Ti的设计,从而实现模具模块化细粒度同步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模块化细粒度同步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侧凹特征模板匹配的方法识别出主脱模方向下制品模型的N个侧凹特征,其中,侧凹特征模板匹配的方法具体为:预先将各种侧凹特征定义为子图模板,然后将构成制品模型的各个面去匹配子图模板,将能与子图模板匹配上的面集合作为侧凹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模块化细粒度同步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可视面描述为:
n·(+d)>0
所述不可视面描述为:
n·(+d)<0
所述中性面描述为:
n·(+d)=0
其中,(+d)为模具主脱模方向,n是剩余表面的表面法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模块化细粒度同步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具体为:采用综合相似度模型计算子设计任务Ti与细粒度历史设计数据库中任一条记录R中的m个特征参数的综合相似度,综合相似度模型为:
其中,Similarity(Ti,R)为子设计任务Ti与细粒度历史设计数据库中任一条记录R中的m个特征参数的综合相似度,fj(Ti,R)为相似度函数,wj为特征参数的权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11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盒贴窗设备的位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针对源侧电厂控制逻辑的数据通信方法